娄底市西阳大埠桥
娄底市西阳大埠桥
娄底市西阳大埠桥(图/网络,向作者致敬)
娄底市西阳大埠桥
娄底市西阳大埠桥
娄底市西阳大埠桥
娄底市西阳大埠桥
在娄底市西阳大埠桥的石泉山庄工作已有数载,闻之大埠桥因桥名而地名,因地名而桥名,但久闻其名未见其桥。今日风和日丽,午餐后闲暇,与石光文、楚湘滨、成济中诸君一道觅古寻踪。
石泉山庄相遥数里,在娄星区西阳镇东部的娄湘古道上,有一座横跨西阳河的古桥,坐落在大埠村与胜昔村之间,是大埠村连接西阳镇的主要通道,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大埠桥。
其实,大埠桥原名永济桥。桥长米、高12米、宽5米,为四墩三孔石拱桥。它始建于明朝万历44年(年),清光绪8年(年)由娄底西阳籍著名湘军将领、时任陕甘总督的杨昌浚(字石泉)返乡探亲时出资改建。
远望大埠古桥,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但古桥依旧稳固如初,庄严、肃穆、气度不减当年。岁月无情,给她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是她仍在安详地微笑。离它不远处矗立起了更加高大的大埠公路桥和铁路桥,而她在两桥之间静坐,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在青山绿水之间,不倦地守望着自己的孩子和家园。
埠古桥虽说位于丘陵水域,却与江南水乡之桥既有相同之点,也有独到之处。古桥两端共有四只高大的石狮如同护法天神般威武耸立,石狮底座有“车轮永禁”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台基下相对应有四只小石狮,像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神态逼真,十分可爱。沿桥东西两端拾阶而上,数步处各有石雕一块铺于桥中,两块石雕图案各异,雕刻的大概是镇妖的似龙非龙、似鱼非鱼的神灵之类吧。
还有一独特之处,是我所见之其它古桥没有的。东边桥档正中处,有一座坐东朝西方向的精致小巧的汉白大理石神龛,上方刻有“永济桥”三字,两侧另有内联和外联各一副。外联为八字嵌名联:“永寿金石济世津梁”;内联也是八个字:“长资保障共庆安澜”。据说联为杨昌浚所撰。
还有一独特之处,是我所见之其它古桥没有的。东边桥档正中处,有一座坐东朝西方向的精致小巧的汉白大理石神龛,上方刻有“永济桥”三字,两侧另有内联和外联各一副。外联为八字嵌名联:“永寿金石济世津梁”;内联也是八个字:“长资保障共庆安澜”。据说杨昌浚特为此桥改建所撰此联。
神龛内原供有神武的杨泗将军雕像,身着铠甲,手持利斧而立。传说中的杨泗将军,是一位能下水除孽龙和水妖,平息洪水和风浪,确保河岸民众和船只航运安全的神化了的人,原型就是南宋时席卷荆湖地区七个州所属十九个县的农民起义英雄杨幺。
最初源于湖南的民间道教水神,被广泛信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尊称较多,如:水神、湖神、平浪王、平波王爷、镇江王爷……道教尊号为:九水天灵大元帅紫云统法真君水国镇龙安渊王灵源通济天尊。多为船工、行商等奉为本行会或个人崇拜的主神之一。以前,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日杨泗将军诞生这天,附近的百姓便会如约而至,前来烧香叩拜,祈求平安。可惜雕像近年被盗后,此处有些冷落荒凉,但渔翁钓客倒是不少。
相传西阳人民为了感谢杨昌浚的捐助,在永济桥改建通行那天,邀请了杨昌浚前去试桥察看。当杨昌浚从官轿上走下来时,前来迎接的主持石匠出于敬意,向杨昌浚问安道:“大人一路走下来劳累了。”而杨昌浚正在大桥上,边察看边回答说:“不劳(牢),不劳(牢),一点也不劳(牢)。”石匠听罢,以为这是杨昌浚在对桥进行评价,心中感觉十分委屈,忍不住回敬了一句:“牢也五百年,不牢也五百年。”杨昌浚听后并不生气,只是颔首微笑说:“好,好!”后来人们才知道,杨昌浚是一语双关,即在回答石匠的问候,也在试探石匠们,以此来了解桥的建筑质量。
大埠桥,昔日的永济桥,你是娄底人心目中一个怀旧的情结,也是历史长廊上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最美家乡美景推介)
最美乡镇推荐,加入我们,展示家乡美
赞赏
长按陕西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ly/1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