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不仅有一条横向的跨国商路——丝绸之路,还有一条纵向的跨国商路——中俄“万里茶路”。“万里茶路”始于17世纪末,由晋商主导,起于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俄罗斯边境口岸恰克图,全程约公里。此后继续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通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及欧洲各国,全程1.3万公里。这条商路,让中国外销茶叶誉满欧亚大陆,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国际贸易通道,也是一条在中蒙俄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交流之路。年以来,中、蒙、俄三国有关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将“万里茶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条传奇的古代商路上,古邑安化是“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今天涟源的大部分地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万里茶路”上的涟源
安化古称梅山,《禹贡》九州属荆州之地。自春秋以降直至五代时期,安化为峒蛮所据,“旧不与中国通”而称为“梅山蛮地”,形成了神秘的“梅山文化”。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年),朝廷遣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全县分为四乡五都。其中丰乐乡为今涟源市七星街、桥头河、栗山桥一带,常安乡为今涟源市蓝田、六亩塘、龙塘、安平、古塘一带。
▲北宋梅山峒蛮区位置示意图
“万里茶路”晋商主力军是祁县茶帮,渠家长裕川茶庄是祁县最大的茶行。根据《晋商史料研究》记载,早在咸丰年间,晋商到福建办茶受阻,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积极物色新的茶叶生产基地。祁县渠家经营的长裕川茶庄办茶人员,路经安化时,见这里气候、土壤适于种植茶叶,马上指导当地农民种植茶树,并教其造茶之法,不到20年,这里发展成为重要的产茶区,茶叶批发贸易盛极一时。年,祁县渠家大院布展时,征集到一本清代长裕川茶庄遗留下来的办茶纪要《行商遗要》。这本书相当于一部“万里茶道攻略”,书中详细记录了山西到安化沿途,办茶人需掌握的各项信息,包括一路住宿、运货所需银两,沿线车船水陆距离时长、商业规范等内容。这本《行商遗要》之《茶路篇》对产茶地有准确记载:“湖南省安化县,东临益阳,西通新化,南至韶阳,北达桃源,该县前四乡、后五都为长安乡、长丰乡、安乐乡、桂花乡,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五都。”
好茶离不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涟源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属第四纪红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水、日照充足,年降雨量mm,平均无霜期天,是发展茶叶生产理想的地区。产于涟源市古塘乡古仙界的枫木贡茶,俗名“香十里”,史载:“崖边畲畔,不种自生”。昔有桃溪界云台山高僧,年年谷雨前夕,从山上下来,前往眠牛山一带而去。乡人甚疑,便暗随其后,原为笃钟此山之茶,每年窃采独品。乡人试采少许,及烹,顿觉芳香扑鼻,味甘绵长。清代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澎回安化省亲,闻枫木林产名茶,令仆取来,以紫砂壶燃桑枝烹煮,观之,呈毛尖之色;闻之,飘龙井之香;饮之,甘醇爽口,经久弥芳。遂携数斤返朝供皇家,定位贡茶,为王公贵族奢求之珍品。
▲清代长裕川茶庄《行商摘要》手抄本关于茶叶优质原料产区分布情况的记载。
清代,蓝田、桥头河是著名的茶叶交易集散地,特别是蓝田镇曾茶商云集,辛亥革命元勋李夑和的父亲春轩公就是蓝田本地有名的茶叶巨头。鼎盛时期,晋、陕、甘等地茶商也纷纷前来办厂制茶,资江沿岸,经营梅山腹地一带产制运销的茶行、茶庄达余家,其时有诗赞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置身熙攘外,唯有江边鸥”。茶商们将加工后的茶叶经水路、陆路运抵长沙、武汉,再经西安、太原销往亚欧各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涟源茶产品通过长沙、广州、武汉等口岸,远销苏联、波兰、荷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出口创汇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里茶路”上的历史遗迹
“万里茶路”以茶叶贸易为主线,涵盖茶叶的栽培、采集、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其伴生的文化现象在沿途留下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与茶叶相关的作坊、仓储、茶肆、古道驿站、桥梁、码头、会馆、寺庙等,涟源作为“万里茶路”上的一部分,至今还留存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那些融于山川的斑驳石径,那些如同“岁月密码”的蹄窝、辙痕,带给我们的是一段能踱出岁月跫音的过去。当我们推开记忆的窗儿,它依然能带给我们一丝浮动的暗香,一种味道,一道风景。
——李园。李园是民国开国元勋李燮和的故居,是一座老式大庄院。李家经营茶园生意致富后,在蓝田广置田地,大兴土木,李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数万平方米,院内雕梁画栋,水榭楼亭,是为蓝田一景。年,日本侵华,李燮和后人主动捐出大半个李园,为国民政府兴办国立师范学院,由此开启了蓝田历史的一段辉煌。
——谭家花屋。谭家花屋位于蓝田办事处光明山社区八组,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房主系蓝田大茶商。年11月,钱钟书应国立师范学院院长廖世承的邀请出任学院英文系主任,就租住在谭家花屋的阁楼上。
▲蓝溪桥
——蓝溪桥。蓝溪桥原名柳家桥,始建于北宋,屡遭洪水破坏,清道光五年(),由谭义光首倡改址重建,更名蓝溪桥,桥长33.34米,宽7.8米,高10米许,桥南是光明街,北端抵中山街。桥下曾为繁忙的水路货运码头,本地商品经涟水入湘江销往世界各地。
▲半排青石古道
——半排青石古道。位于今伏口镇,是古八铺大道中的一段。古道始修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梅山地区通往宁乡、长沙的交通要道,也是茶叶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古道宽约1米,长达10多公里,用青石铺设,古道两边风景秀美。年,毛泽东游学就是从宁乡经这条古道到达梅城的。
▲鸟崽崖青石古道
——鸟崽崖青石古道。位于今伏口镇,古道始修于明代万历年间,是通往梅城的交通要道,古道宽约1米,长达10多公里,用青石铺设,古道两边风景秀美,是“万里茶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扶田庵古寺。古寺位于伏口镇伏口村境内,坐落于镇南山的半山腰,始建于明朝初年,乾隆三十六年,复修,增其旧制。年,毛泽东游学,与伏口的罗驭雄、罗卓雄、罗宗翰等几位同学曾到此探古寻幽。
▲惜字古塔
——惜字古塔。古塔位于伏口镇大竹村境内,位于八铺大道旁,建于清道光年间,系青石构筑,呈惜字形状。古塔高约5米,分为三层,在古塔的正面有清云贵总督罗绕典的亲笔题词。
——乐善茶亭。茶亭坐落于涟源市伏口镇半排村,乐善亭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后修补过两次,外有大型石碑十六块,年,毛泽东游学时曾经过此茶亭进驻休息,并抄录门柱对联一副:“吴之仇,魏之恨,仇恨中,有忠有义,单枪匹马为江山;刘为兄,张为弟,兄弟们,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此茶亭为历史上安化县八铺大道之中的重要地标,历史悠久。
“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上下二百年,南北数千里。”当年,形形色色的驼队商旅操着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承载不同文化,共同推动了这条商路的繁盛,开辟了这条同“丝绸之路”一样的“茶叶之路”。当今,随着我国开始着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万里茶路”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建设包含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万里茶路”的历史文化传统正成为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重振“草原丝路”的文化共识。
▲茶路上的驼队。
“万里茶路”在涟源遗存的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蕴含着极为巨大的开发潜力。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切入点,加强对区域内“万里茶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宣传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区域文化特色,进一步扩大涟源的影响力,用文化的力量复兴古老茶道上的经济与贸易的繁荣,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出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廖鹤松廖俊峰廖杰峰)
?猜你喜欢
万!中央要给娄底的这些县市区发钱了!你的家乡有吗?
注意啦!我市全面实施“实名办税“,未进行实名认证不能办理涉税事项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ly/1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