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娄底民俗梅山婚恋习俗浅探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98.html

婚姻不仅是人类两性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人类自身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形式,被人们视为可喜可贺的头等大事。古人云:“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千百年来,围绕男婚女嫁这件大事,从婚恋到婚仪,形成了种种礼仪习俗,演绎出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故事、趣闻,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内容。

梅山地区传统的婚恋婚俗更有其丰富内涵和主要特性。

寓物性。梅山人最讲含蓄。不直言其事,常寓物言情。男方向女方求爱,经媒人撮合,即使同意,也不口头应允,还是借物传情。梅山地区普遍流传的是以伞传情达意。当时媒人的纸伞除了遮阳避雨以外,还发挥着传播信息的功能。媒人第一次进女方家门,须将伞撑开倒立于门外。如果女方家同意说亲,女方家长便将雨伞顺立于门外。这一细节看似简单,但寓意深刻,相当于现在同意做朋友交往,可以接触,但不能进入家门,只能在门外站着说话。媒人第二次到女方家,媒人仍像前次那样放置雨伞,如果女方家长拿进堂屋顺立,表示这门亲事已获女家基本赞成。这一把伞顺立于堂屋,暗示可以登堂,同意作为恋人关系发展。媒人第三次登门,媒人仍然像第一次那样置雨伞于门外,如女方家长将雨伞拿进了姑娘的闺房,则表示完全同意这门亲事,也暗示可以入室确定为婚姻关系了。女方家长将雨伞顺立于门外、堂屋和姑娘的闺房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含蓄地完成了从“程门立雪”到登堂入室的婚恋婚俗的全部过程。

间接性。梅山地区的婚姻婚俗是:男方看中女方,或男女双方均有意,或男女双方素昧平生,均要通过媒人说媒的方式进行,而并不直裸裸地表示“我爱你”。过去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之说,即使男方看上女方,也要托媒人从中作筏,就是男女两家均已有意,都要请媒人为其出面传话,沟通双方不便面谈的思想和传递礼物,至于素不相识的男女当然就由职业媒婆,凭男女双方的门第、要求、条件,从中撮合,成其好事。这种不直接表情达意的说媒方式,至少反映梅山地区婚恋婚俗的三种心态:一是面子心态。梅山地区的男人是最讲面子的,如果男方向女方求爱,女方应允倒还作罢,如果女方拒绝,男方面子上过不去。选择央媒方式,即使女方拒绝,也可避免男方的尴尬状态。二是试探心态。婚恋男方看中女方,羞于启齿,央媒予以试探,女方有积极反应,也有意思表示,恋情就可以进一步发展,由单相思变为双向互动;否则,男方的单恋就此中止。三是习惯心态。梅山地区把“说媒”在婚姻中的作用看得很重,无媒不成亲,也成为当地的习俗。因此,历代就沿袭了央媒的这种婚恋婚俗。

自重性。婚恋双方,均看重自身价值,男方看上女方,不是直接礼下于人,亲自启齿;男女双方两厢情愿也不直接发出示爱信息,把纸捅破,还是保留一点点“含情脉脉的面纱”;就是女方完全应允,口头仍不答应,有待媒人多次求说。这些婚恋婚俗无不反映出男女双方的自尊、自爱和自重。这种自重性的最大好处是,男女双方走进婚姻的殿堂时,均不是厚颜无耻地男方求女方,或女方求男方,使得双方互相看重,相互爱慕,相互体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极大地提高了婚姻的质量。

梅山地区传统的婚恋婚俗主要体现在寓物性、间接性和自重性上,这是梅山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其渊远流长的传统精神的体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梅山地区人们的择偶范围日益拓宽,择偶观念不断更新,青年男女择偶的习俗已经或将发生深刻变化。但传统的婚恋婚俗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回味和探讨。

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阅读是种品味分享是种美德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ly/151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