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好人连载ldquo仁化好乡贤r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62486.html

蓝均昔,男,现年76岁,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历任仁化扶溪中学校长、仁化中学校长、中共仁化县委党校校长,现在是仁化县书画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蓝均昔

从事教育三十九年,退休后刻苦临习古代书法碑贴,近年来在参加全国、省、市、县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蓝均昔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优秀的作品引导人,做到了德艺双馨,并获得“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家庭”荣誉称号,为不断推动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其智慧和力量。

一、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开拓进取

蓝均昔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他抱定一个宗旨:不懂就学、向前辈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学了就干。在大学他学的是数学天文专业,但分配到仁化中学任教时却要他教英语,初出茅庐的他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于是他想尽各种办法购买了大量的英语书籍、英汉语典、系列英文版故事丛书等,他如饥似渴的一边学、一边教,把从书籍上学来的科技等知识用于教学上,常常在课堂中把杂志上刊登的科学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把科学小实验做给学生看,极大的启迪了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在仁化中学担任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辅导员时,由他辅导的谭鑑平同学发明了“自行车发电的闭路装置”,在年参加第六届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荣获省、市一等奖,获全国二等奖,他也被省科委、省科协、省教厅、省妇联等九个单位评为优秀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辅导员,受到仁化县晋升工资一级的奖励。

二、家风严谨,书香世家,学习典范

蓝均昔在学校和单位都是热爱学习的典范,在家也是认真读书的楷模。他的妻子原来是一个乡镇企业的干部,在丈夫的影响与鼓励下,一面工作一面参加大学函授学习。年她考上韶关教育学院生物系,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测试,毕业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的奖励,成为一名优秀的仁化中学教师。蓝均昔的好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后代,勤奋好学也成为家风。两个儿子在严谨的家风熏陶下,分别考上星海音乐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也都选择了教师职业。大孙子在南海中学高一级学生中出类拨萃,在参加全国天文知识竞赛和生物竞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二儿子蓝广德夫妇都是教师,小孙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也拔尖。勤奋好学的家风正在一代一代向下传。

三、以身作则,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

蓝均昔年退休后,受命于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建仁化县书画家协会,并担任仁化县书画家协会主席及丹霞书画院名誉院长。多年来,他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工作,努力做好文艺为政治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组织书画家到到县各中小学举办书法知识讲座,成功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的书法美术大赛和展览活动,如“粤赣湘三省(边)三县书画摄影作品展”、“家风家训书法展”、迎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召开书法展等。积极开展对外书画交流,年参加了深圳文博会书法交流,年在湖南双峰县参加广东、湖南、重庆、四川四省文化交流,扩大了仁化县书画家协会和书画院的知名,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做出极大的贡献。同时,蓝均昔借助书法艺术,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及中华文化传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四、热心公益,默默奉献,传递爱心

蓝均昔爱书如命,认识到科学可以认识世界、技术能够改造世界,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开发青少年智力的资源,自己的藏书不应该只库存在自己家里的书架上,应该送到比自己更需要的地方去,让这些宝贵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年他下乡到红山镇前洞村扶贫时,看到前洞小学竟然没有一本藏书,他把买给自己小孩看的连环画和《儿童时代》、《儿童画报》合订本多册送给前洞小学。年仁化县梅州客家文化促进会成立,他又为该会捐赠了图书、杂志合订本二百多册。送书给自己的学生的例子就更多。

退休后,从年春节开始,蓝均昔承办“仁化县迎新春赠春联,送文化下乡”活动,六年来用自行筹集的资金购买书写春联的纸墨,分别到县各乡镇免费为群众书写春联,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年,蓝均昔把其具收藏价值的26幅作品捐赠给湖南娄底市慈善总会;同时,他的作品通过义卖筹得的善款近4万元分别捐赠给周田10个贫困学生及董塘镇一名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学生。

五、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德艺双馨

蓝均昔作为一名学者型的书家,对书法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法的技法和表面形式上,更多的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ly/162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