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好多人的"铁饭碗"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年度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李忠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
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推行工作。岗位设置方案的备案核准和变更工作有序开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等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启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分行业制定公开招聘办法。出台促进事业单位创业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款。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始于年,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主要内容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归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确定为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确定为公益二类。公立医院、高校等公益二类单位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探索“公益”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将是下一阶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点内容。
公立医院、高校等的事业单位编制要取消,其提供公益服务的属性和功能却不能取消——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公益性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当有所强化优化。这就内在地要求,公共财政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作用丝毫不能削弱,政医院、高校事业编制的机会“甩包袱”。
医院、高校的事业单位编制,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创新之举。在此过程中,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功能不能弱化、打折扣,而应当继续加大力度、优化结构,以体现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有数据表明,医院在编人员大约有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万余人,对于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具体做法将实行实名统计,之后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而对于高校的非在编人员,官方尚未统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分人员的数量十分庞大,“编外人员多的单位有的能占到一半,少的也有20%—30%左右。”下一步,在高校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将会逐步缩小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解决编外人员面临的多种问题。
话说回来
想那么多也没用
踏踏实实的提高自己
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
“捷径”
?猜你喜欢
好故事,这些好记者讲给你听...
双峰、冷水江书记、县(市)长调整了!(附简历)
七夕又要到了,送不起跑车,这么优惠的活动你还要错过吗?
来源
光明日报、人社部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ly/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