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社会城乡环境整治青山绿水描绘秀美娄


提示:点击上方娄底新闻网↑让你从此“掌握”娄底

(整洁秀美的涟源涟水风光带)

(曾经寸草不生的冷水江锡矿山如今绿树葱葱)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吴亮)隆冬时节,记者深入娄底各个乡村乡镇、大街小巷实地采访,城乡环境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常态管理持续加强,文明卫生意识深入人心。今日的娄底,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娄底

自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的决定》以来,在全市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2个乡镇(办、场),个村(居),余万人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这场浩大的行动。四年来,按照“三创同行、四级同动”和“四清、三基、两统、一化”的要求,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预期任务。娄底人居环境、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城市卫生水平已发生巨大变化。

四年来,全市有一定规模的83个乡镇全部开展了中心区域整治,拆除乱搭乱建棚点2.2万个,清除乱摆乱放“人字”广告牌3.2万块,统一门店招牌1.35万个、4.15万米,整治规范农贸市场(马路市场)个,新建农贸市场42个,68个乡镇改造道路7.5公里。镇区绿化植树74万株,建设排污管网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52座,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市级卫生乡镇17个,大大提升了小城镇建设的品质和规模。所有的村没有了陈年垃圾,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个,硬化村级道路达多公里,农村改厕13万多户,四边植树万株,新增安全饮水人口.06万人,创建省级卫生村91个,市级卫生村个。

在整建四年行动中,为了认真落实“四清、三基、两统、一分”的要求,市委常委、秘书长王雄要求各地建好“扫干净、摆整齐、分类好、建长效”的工作机制。统计数据表明,全市个村配了名保洁员,平均每村有2.6个保洁员,83.6%的村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在广大农村,大部分农户庭院干净,绿化成荫。

加强河道治理严控面源污染

开展专项整治,在整治工作中,全市把河道保洁、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绿化,作为整建工作的专项整治工作。

全市多公里河道,分布在86个乡镇、多个村,全部实行了属地管理,分段包干的保洁责任制,建立拦污网45处。涟源市为了支持娄底中心城区创国家卫生城市和保护饮水源,在孙水河上拉起了10道拦污网。整治乱采乱挖砂石处,挖毁挖沙船只。整治规模以上养猪场和小区的养殖污染处,完成投资13万元,个村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其中高标准整治个村,完成投入万元。涟源市杨市镇东园村,近两年来,投入万元,建立了全市第一个村级生活污水系统。投入7亿多元,新增绿化面积38.7万亩,植树万株。

深化垃圾处理完善治污措施

天晴下雨不用换鞋、晚上出门不打手电、生活垃圾不落地,是今日冷水江龙科社区的真实写照。曾经垃圾遍地、尘土飞扬的落后乡村,经过4年时间的改造,环境好了、生活美了,村民说,“都跟城里一样哩!”

搞好环境卫生,核心的问题是怎么妥善处理好农村垃圾。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是农村保洁建立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是垃圾环保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最好方式。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不仅是垃圾处理方式的改革,而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场革命。

过去为了简便、省投资,农户便就地处理垃圾。因而造成了户户烧垃圾,形成二次污染。在实践中,探索推广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无公害化处理,从年9月在双峰县蛇形山镇世瑞村、涟源市渡头塘光芒村和娄星区杉山镇万乐村试点,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年个村中推出,垃圾分类减量无公害花处理,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成效。

扫净家园再开门迎客,城乡环境整建四年行动是牵涉到万人民家家户户的浩大工程,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娄底呈现出家园整洁城乡美的良好景象,也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如今,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四年行动即将结束,但环境整建永远在路上。









































白癜风发病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ly/67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