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走进乡村看小康太美了宁乡这个地方让


怡情绿水青山、惬意田园牧歌的你,从喧嚣的水泥森林来到宁乡西部小镇,倘若不品尝一碗正宗的宁乡花猪肉,不登上罘罳峰细看德孝长廊,不脚上沾泥沙感受这儿的淳厚乡风,岂非辜负此番好时光?而这个独享“花猪小镇”美誉的地方,有一个很文艺范的名字——

流沙河。

近日,记者从宁乡城区出发,一路向西,只见水量丰沛的楚江与道路缠绵延伸,两岸或山石耸峙,或柳暗花明,依山伴水的秀美风景尽收眼底。

对于流沙河镇而言,国道和楚江犹如两条血脉,赋予其交通便捷和自然资源优势。聪慧能干的流沙河人善用优势,沿江伴路布局乡村振兴楚江示范片,在做强优质稻、土花猪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荷花、草皮、水果种植和鱼苗养殖,特色种养产业红火了楚江两岸,富了村庄、乐了村民。

合兴村赵家湾美丽屋场的荷花基地正值盛花期。

红色引领

“荷鱼草果”串珠成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走进该镇合兴村文化产业园,迎面而来的是荷花竞相怒放、荷叶一望无垠,记者不由深深呼吸一口,带着荷花清香和泥土芬芳的空气浸润心脾。

“西部山区气温低,荷花开得迟,如今正是盛开旺季!”今年48岁的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程维鬓发微霜。这位来自市住建局的驻村干部,6年前开始助力脱贫攻坚。

程维向记者介绍,由于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人员多为老弱妇孺,以前不少田地抛荒闲置,老村支书文科初看在眼里、急上心头,这些年来不遗余力引进产业能手,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近亩,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在党建引领的红色旗帜下,‘荷鱼草果’生态种养产业已经串珠成链。”

“为了保证荷莲不打农药生态种植,老村支书带领党员群众,下田除草、捉虫、施肥,大伙越干越来劲!”合兴村村委会主任陈超辉快人快语,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种植基地的荷花于7月下旬绽放,目前正值盛花期,吸引了十里八乡乃至长沙、娄底等地的游客前来赏花,首批出产的莲蓬已被抢购一空。

与荷塘相邻的“超级绿毯”,是多亩的草皮基地,生产的优质草皮畅销省内外。年,回乡创业的陈胜全发动20名党员,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景色春天生态草业园林专业合作社,不仅每年支付村民地租25万多元,还雇请60多名村民在基地做事,帮助10多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

“我每天就是种种草皮、看看荷花,生活得很开心!”已脱贫户文百中今年60多岁,白天在荷花基地管水,夜晚则看护草业基地,今年收入预计超3万元。与他同龄的文海升曾因病致贫,眼下在草业基地干活,每天能拿到元工钱。

产业能人刘孟寅身怀“养鱼绝技”,通过流动活水繁殖鱼苗,并于年成立陆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如今发展了60余亩养殖基地,种类丰富的鱼苗销往周边十余个县市,年产值超1百万元,解决了当地10多人就业。

外地人徐德真则看中了流沙河镇的“1小时交通圈”,在合兴村玉兰山组流转了数十亩荒地,建起农业大棚种植草莓,“11月份就能摘鲜果,送到长沙、娄底、益阳都很方便!”

在流沙河镇合兴村赵家湾美丽屋场,荷花基地正值盛花期。

花猪小镇

“一村一品”振兴乡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走在荷塘边新铺的产业大道上,程维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合兴村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动能,今年有望突破50万元。

合兴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喜人景象,只是流沙河镇的一个缩影。该镇党委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势资源整合,全镇正在形成“画圆一轮明月(楚江示范片)、点亮满天星斗(产业遍布)”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我镇还打造了宁乡市首个乡镇基层党校,建设‘一校两平台八基地’,开设花猪、荷花、渔业等各类培训班,目前已培训2万余人次,在党员队伍中挖掘培训产业致富带头人,力争实现组织振兴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

记者了解到,流沙河镇瞄准“花猪小镇”这一定位,集中构建包括保种、育肥、教育培训、餐饮旅游在内的花猪全产业链。同时,沿着楚江流域稳步推进两岸风光带、高标准农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赵家湾、蔡家湾、下三塘等7个美丽屋场,布局荷花、草皮、蔬菜、鱼苗、小水果、青饲料等特色种养产业,连线连片打造风景优美、产业聚集、功能优化的乡村振兴楚江示范片。

花林村山水俊秀,休闲民宿成为发展方向;大田方村黄桃、蜜李、贡柚飘香,采摘体验、农旅融合正当其时;流沙河社区、罘罳峰村依托当地名企,扩展花猪生态种养平衡基地;荷林社医院流沙河分院为核心,发展医养结合的康养产业;瓦子坪村激活闲置宅院,花猪文化体验中心等你来……立足资源特色,依托后盾单位,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花猪小镇”不仅飘散着荷花芳香,更是在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长卷。

(值班领导:喻波审核:唐芳统筹:刘石江来源:融媒体记者喻恩来喻冠男编辑:周思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xs/197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