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历史悠久,古为苗瑶聚居区。虽然种茶、品茶的历史已无从考究,但从目前流行的与茶有关的风俗来看,很多还保存着苗瑶特点。
茶的传说。在娄底民间,普遍认为茶是上天赐予给人间的宝物。新化县水车镇长石村白旗峰,之前叫石龙山,曾是苗瑶居住地。据传,唐代年间,当地产生痢疾,村民纷纭病倒,大家遍寻草药无效。一日,有人在1小茅屋旁看见1蔸灌木金光闪闪,1老妪和蔼地对众人说:“你们要找的东西在此,清凉解毒,可煎水当茶喝。”说完,转眼不见了。一会,只见观音菩萨驾着祥云在空中说:“你们要好好珍惜。”说完,消失了。大家以为这是观音菩萨降临,纷纭采摘回家煎水喝,果然茶到病除。因而大量种植,并把这类茶叫“观音茶”。唐宣宗大中元年丁卯岁,苗瑶居民用石头在小茅屋旁用石头垒建了观音阁(现在还保存有石头垒造的挡风墙),每天敬奉。“观音茶”成为当地一种名茶,但现在已绝迹。
在涟源株木,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唐代时唐僧取经从印度带回3粒茶种,1粒种在长安,1粒被人带来梅山,1粒放在洞庭湖。安化深山里的瑶人最早晓得种茶、制茶技术,又由于土质好,长出的茶叶油光发亮,成为1绝。在瑶人的影响下,茶叶种植和制作才渐渐推行。其他地方因土质不是太好,茶叶干涩无光。
茶的运用。茶的最基本功用是补充人体水份、消渴解毒,是生命的第一需要。“茶余饭后、茶饭不思、茶楼酒肆”等,都是把茶放在饭、酒的前面。在娄底,对茶的认识和运用还有自己的特点。从俗语和饮食习惯中可以看出。如“宁可三餐无饭,不可一日无茶。”“茶饭茶饭,先茶后饭。”饭是养命之饱,天赐的茶比饭更重要。在没有解决温饱的年代,要问别人家人口多少,不直接问有几口人,而是说:“你们家有几个人呷茶饭?”讲到家里有妇女做家务时,也是说:“有人煮茶饭。”讲照顾老人或服侍他人周到时,说:“茶到水到”。都是把茶摆在第一位。
对变了质的或吃剩的茶叶茶水不能随意泼掉,特别是不能泼在大路上、潲桶里,要泼到树蔸、墙角上或人踩不到的地方。否则,就是暴殄天物,对天不敬,以后就会遭到惩罚,没有茶饭吃。为何呢?由于茶叶来得不容易,从采摘到制作有一个复杂的进程。单讲采茶,要按季节,要赶早,一片一片采摘下来,如采茶歌中唱:“养女莫嫁易家冲,日日夜夜守得个茶蔸公。”“五月采茶是端阳,茶蔸脚下恶蛇盘,纸剪大纸祭土地,吩咐恶蛇换地方。六月采茶热难当,杨梅树下好乘凉。……十二月采茶快过年,姐妹双双收茶钱,打点上街办年货,买份祭礼谢茶仙。”用民间的话讲:一片茶叶要几轮手脚才能到得口里。
祭祀用茶。香茶。在涟源龙塘、桥头河、古塘等地,对神明、祖宗最恭敬的是香茶贡饭(在未开饭前盛一羽觞饭敬神),如果条件不允许,供饭可以没有,但香茶必不可少。敬完神后,喝香茶可得到保佑。祈茶。如果信人不能每天到(寺)殿里敬神,那就自带一包(半两至2两)茶叶到所请的菩萨、太公坛里,发起心,请起神降下祈茶。祈茶不能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信人拿回家后时时泡喝,喝时要请起神,求神灵保佑。这类茶,在娄底的儒释道三教里都用。在这里,茶叶成为通达神意的使者和神秘气力的化身。
注:本文转自络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xs/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