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办一个葬礼至少几万!生前治病却没钱!
点击上面蓝色字
看魅力娄底!
新闻.财经.美食.科技.教育.旅游.健康.娱乐.投资
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每谈到殡葬,传承文明和摒弃陋俗就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随着社会文明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节地殡葬、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等新型殡葬方式不断推出,网祭、鲜花、植树等文明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违规土葬、滥占耕地、盲目攀比、重殓厚葬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如何用绿色文明的方式追忆我们的先人,狠刹奢靡低俗之风,深化殡葬改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11月9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陋习一:大操大办,一场葬礼至少花了17万元
“母亲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点钱全部办了丧事。”大同市灵丘县的赵贵才感叹着。赵贵才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节衣缩食才把五个儿女拉扯大。今年3月,赵贵才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作为长子他负责操办母亲的丧事。“母亲生前曾经表示过,自己的葬礼不要铺张浪费,简简单单就可以。但是有些亲戚和几个弟弟、妹妹认为,母亲是县里的老干部,葬礼不能办得马马虎虎,不然无法和亲朋交代。”为此,赵贵才决定为母亲办个风光的葬礼。
他在村口的空地上请人搭了一个巨大的灵棚,仅此一项就花一万多元。他又花钱请来风水先生帮忙办理丧事。按照当地风俗,要停灵9天。其间,子女们要守灵,其他的亲朋好友要陆续前来祭奠。每天三顿要设流水席请亲友和干活人的吃饭,还要请人唱戏、请锣鼓班子吹打、请“法师”做道场……
灵堂的里里外外都摆满了花圈和纸扎,便宜的一个元,贵的一个近千元。粗略算了算,仅这些纸糊的物品一共就要两万多元。而所有的这些在逝者下葬后都会付之一炬。
不算墓地和棺木,赵贵才为母亲的葬礼大约花费了17万元。不仅把母亲一辈子积攒下的钱全部花光,子女们每个人还又掏了一万多元。“在我们当地这种(葬礼)规模也就是中上等的水平,算不上豪华。”赵贵才说。
正如赵贵才所说,他为母亲办的葬礼算不上豪华。重殓厚葬、盲目攀比的风气确实有之。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过去办丧事,最多请个喇叭队,吃点便饭,淳朴的乡邻互相帮忙,丧事隆重而简朴。现在不同了,有歌舞表演队、戏剧表演队、声乐队、运输队、花圈队、纸活队等等应有尽有。在农村往往是一家死人,全村举丧,丧葬事宜的办理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由村干部全程参与丧事活动的整个过程,操办一次丧事前前后后最少也得七天,有的甚至十几天。办一次丧事的花费少说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有许多农民观念陈旧,认为埋葬长者不能吝啬,只有办得体面,才能尽到孝心,所以宰猪杀羊,从中午闹到日落,抬大棺、放长鞭、花圈纸扎排成行、披麻戴孝烧纸钱、浩浩荡荡抬棺出葬。闹腾得越红火,越觉得尽了儿女的孝心。一家如此,家家效仿。因此出现了“薄养厚葬”的陋习。
陋习二:封建迷信,花样翻新
纸扎是指纸冥器。旧时迷信,以为人死后进入冥国,随葬器物供死者在阴间使用,于是有冥器。冥器起初是生活日用品,自宋代起,纸冥器逐渐流行。人们用竹篾、芦苇、高粱秸扎成各种家具器皿人物,糊以色纸,饰以剪纸,为死者焚烧。随着社会文明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种迷信色彩的陋习本该摒弃,但是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这些东西不但没有被摈弃,反而花样翻新、“与时俱进”。
纸人、纸马、纸彩电、纸家具,如今都“过时”了。祭祀时烧“豪宅”“豪车”也已经屡见不鲜。纸扎的“iPhone”“iPad”随着苹果公司的技术更新,也在不断升级。
甚至出现“孝顺”的儿孙,为老爷子扎制纸“二奶”,为生前爱打麻将牌的老太太扎制纸麻将桌了。为避免三缺一的“棘手”事情发生,一些儿子还为老太太的纸麻将桌前,扎制齐牌友。
即便在省城太原,每当4月5日“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小街巷里就会出现不少摆摊卖香、纸钱、纸扎的小贩。每到这些节日的夜晚,仍能看见不少市民蹲在街巷的角落烧香、烧纸。第二天早上,路边仍有纸燃烧过的痕迹。
“近年来‘雷人’祭品层出不穷,不要让这些迷信用品变成新的腐败文化。对先人的缅怀,不在于焚烧多少祭品、浪费多少金钱,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缅怀、纪念和感恩的方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说。
陋习三:“豪华墓”、乱葬乱埋屡见不鲜
动辄几万几十万,在农村死后不愿火葬……当前,我省各地“豪华墓”、乱葬乱埋占用耕地的事情屡见不鲜。一方面是个别人违规购买建设“豪华墓”,乱占土地;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买不到正规的经济墓地,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高价墓地。
难道就没有适合普通百姓消费的墓地吗?难道真的“葬不起”吗?记者对太原市8家经营性公墓的价格调查发现,这些公墓针对普通百姓的传统墓地最低价在元到2.48万元之间,最高价在2万元到7万元之间。以太原市仙居园公墓为例,该公墓传统墓地的价格在1万元到7万元之间。按照国家规定,所有墓地的面积都是1平方米,墓地的差价在于墓地的位置、墓碑的材质、大小和造型。
然而,并不是越便宜的墓地越受老百姓欢迎。据太原市仙居园公墓传统墓地15年的销售记录显示,中档价位墓地的销售量占所有售出墓地的55%-80%,价位最高的占5%-10%,最低价位的只占5%-15%。
“好面子,怕被人说不孝,和周围人攀比,使得不少人在购买墓地时追求‘豪华’和‘体面’这也是殡葬陋习的一种体现。”谭克俭表示,死人与活人争地,不仅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的双重浪费。
丧葬新风
文明殡葬方式
壁葬: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
塔葬:将骨灰和着鲜花花瓣一同撒入深塔处,让逝者伴着花瓣沉睡于塔内。
树葬:将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上面种上一棵树作为纪念。
花坛葬: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中,花坛上种植花朵。
草坪葬:将骨灰撒于草坪内,不留坟头,以自然石或草枝为标记。
海葬:将骨灰连同鲜艳的花瓣缓缓撒向大海。
网上祭祀: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络上。
鲜花祭祀:改变以往烧祭祀品等传统习惯,用鲜花摆放在墓碑前,进行祭祀。
社区公祭:由社区统一举办,在社区公祭现场设立“公祭台”。
家庭追思会:家庭成员集体聚集在一起,追忆逝者的生平、事迹。
记者手记
与其“厚葬厚祭”不如“厚养薄葬”
“厚葬厚祭”之风,在某种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误解,认为只有“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对于孝道,孔子就曾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老人生前、死后都可以体现孝心,而非只有“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
所以,说到底,在老人在世的时候,作为晚辈的子女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勤孝敬、厚赡养,让他们走得平静、走得安详,这比死后耗费大笔资财办丧事要有意义得多。
厚养,就是当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该认真地孝敬他们,细心地服侍他们,礼貌地对待他们;特别是当父母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时,更应善待他们,充分满足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像当初父母珍爱自己那样去厚爱他们,赡养他们,使其安度幸福的晚年,走完人生之途。薄葬,就是一旦父母去世,应该本着节约的精神,力行薄葬。
在当今精神和物质都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倡导“薄”葬,这同样是对逝者的尊重。已故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倡导并率先垂范实行现代文明的丧葬方式,将自己的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随着文明风气的兴盛,树葬、草葬、花葬等绿色殡葬方式相继推出,期待有更多人青睐这种环保理念与方式。
记者调查
绿色殡葬逐步被人接受对于文明祭奠方式,目前,鲜花祭奠已经逐渐成为文明祭奠的风尚,每年清明节期间,鲜花祭扫的市民平均达到7万户左右。而“家庭追思会”“网络祭奠”“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和“社区公祭”等新型文明祭奠方式既文明庄重、典雅节约,又避免了因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引发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更倡导了一种低碳祭扫、文明祭奠的好风气。这些文明的祭奠方式也在逐渐被市民接受。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xs/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