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让家乡的荒山变成宝地
——记娄底市侨联副主席、“湘盛农业”董事长谭文明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莹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
从娄底出发,经潭邵高速至双峰出口,再经十分钟左右车程,便来到峡山塘水库大坝前。只见水面上大小岛屿林立,几只野鸭在河滩觅食,三三两两的垂钓者静静地坐等鱼儿上钩。环库边的石坳山上,红不软脆桃正绽放着粉红的花蕾,漫山遍野的国藩贡柚,缀满了串串洁白的花苞,远处传来几声公鸡打鸣、犬吠声……
描绘这幅美丽乡村画卷的,就是娄底市双峰县走马街镇白杨村的谭文明。他年12月创办双峰县湘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安置周边脱贫群众就业50多人,年创产值多万元,让家乡的荒山变成宝地,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不忘初心,以殷殷之情造福桑梓,回报社会。
从珠宝商到“柚都”学徒
年,18岁的谭文明高中毕业后,随父到广西柳州闯荡。
年,谭文明来到缅甸,尝试着做珠宝生意,这一呆就是13年,他带领家乡60多人在缅甸开了3家玉石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外打拼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谭文明开始思考着他的返乡之路。
年,谭文明来到“中国官溪蜜柚之乡”“中国柚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他要学习这里顶尖的柑橘类水果种植技术,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采摘、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一整套流程,谭文明一头扎了进去。他勤奋肯干、虚心求教,经常得到师傅们夸赞。有了一定认知后,谭文明的胆子大了起来,他与当地人合伙办起了果类苗木培育基地。渐渐地,谭文明不仅掌握了全套柑橘类水果栽培技术,还小赚了一把,为日后返乡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让家乡的荒山变成宝地
十年磨一剑。年,怀揣娴熟果木种植技术和启动资金的谭文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辞别福建悉心指导他的师傅和老板们,毅然回到家乡。
日思夜想的母亲,和睦相帮的邻里,山清水秀的风景……家乡有他太多的依恋。他决定发挥一己之长,利用峡山塘水库这个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流转周边山地进行综合开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让家乡的荒山变成宝地。
于是,谭文明邀请志同道合的同村青年肖存希,投入全部积蓄,于年12月创办了双峰县湘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做农业很辛苦,但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再苦再累也值得。”站在新开出的环库游步道上,闻着香樟树散发出来的香气,回想起当初创业的情景,谭文明说自己就像“愚公”,起早贪黑,将一个个山头推成一块块依山就势的“梯土”,为了方便采摘和施肥,中间修建一条条小路连通,再将小树苗一棵一棵种下去,一身泥水一身汗……
如今5年过去了,当年的艰苦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谭文明在亩基地上,先后开发出黄金贡柚、国藩贡柚、金秋砂糖橘、山下红蜜桔四大特色种类,每年新增一到两个新品种。其中他研发的“国藩贡柚”,以味道甘甜和耐储存为特色,像“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谭文明利用所学返乡种植经果林的路径得到了市、县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他的公司先后被评为市、县农业龙头企业、科普示范基地,他的基地成为湖南省绿色柑橘防控基地,打造出了柑橘种植的“娄底样板”。
年,谭文明被双峰县农业局聘请为农技专家,还当选为县优质农产品科技开发联合会秘书长。年,他当选为双峰县政协委员。年,他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农民工”,同年当选为娄底市侨联副主席。
“造福社会是湘盛的责任”
“造福社会、回报桑梓是湘盛农业的责任。”成功后的谭文明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县优质农产品科技开发联合会秘书长,谭文明为双峰果农免费提供热情服务,对其他县市果农发出的邀请,也是有求必应。全市1万多亩名优水果基地,都留下了谭文明不吝技术、倾心相帮的身影,每年慕名前来湘盛农业学习或寻求合作的人络绎不绝……
5年多来,谭文明一边苦心经营自己的果园,一边无偿给当地群众发放优质果苗,累计达多株,为水库移民安置脱贫群众就业50多人,农忙或收获季节,来果园帮忙的周边农户更多,每年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副产品10多万元。
去年4月,谭文明带上基地产的水果、购买矿泉水等价值1万多元的物品前往高速公路收费站,看望坚守在那里的防疫人员。
去年春节前夕,谭文明开车带着多斤基地自产的砂糖桔等优质水果,前往走马街、荷叶、花门、锁石镇敬老院,让老人们尝尝他丰收的喜悦,老人们甜在嘴里笑在了心里。
站在盛开着粉红色花朵的红不软脆桃林旁,谭文明欣喜地描画着湘盛农业的美好前景:在基地现有条件下,计划再投入10多万元,围绕水库周边修建5公里左右环库游步道;增加投资20万元,饲养观赏鸵鸟30多只,为游客提供美味佳肴;在进园公路两旁种植桃树,打造十里桃花长廊景点。把种植业与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在樟树林中建造小别墅,以农家乐生态农庄为中心,打造观赏型、生态型、园林型天然氧吧。
我们深信,湘盛农业这一现代农业企业,将像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zy/1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