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改革开放40周年娄底工业开启向制造强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工业化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

11月12日上午,“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娄底工业化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娄底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曹刚就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发布。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娄底工业走过了40年光荣绽放的峥嵘岁月。回眸40年来的求索历程和发展壮大的崛起之路,娄底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功构建了以冶金、建材、有色等传统产业为支撑,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导,以精细陶瓷、农业机械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开启了向制造强市拼搏奋进的新征程。

(涟钢新貌)

工业总量不断扩大

年改革初期,娄底各类工矿企业户数不足家,工业总产值仅为7.6亿元。年,全市各类工业企业达到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10年增长了%以上。年,伴随涟钢冷轧薄板、金竹山电厂改造、双峰海螺二期、中兴液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或建成投产,娄底工业经济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万元以上)达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成功跃上千亿新台阶。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居全省第1位。截至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达亿元,较年增长了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万元以上)达户,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户,过1十亿元企业达23户,过百亿元企业3户,企业户数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冷钢现代化的环保轧材厂房林立)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40年来,娄底工业人锐意改革开放,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通过启动实施“制造强市五年行动计划”等活动,着力开展“工业提振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从严重依赖重化工产业向传统、特色、新兴产业共同主导转变。

年,全市制造业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8%;全市高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产业发展明显加快,而同期的冶金、化工、电力等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持续下降。钢铁及薄板深加工产业,今年内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年,娄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利润总额.7亿元,同比增长73%,累计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业实缴税金35.3亿元,同比增长28.7%,增幅居全省第1位,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1%。

目前,娄底已建成各类产业园区7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5个、两型社会示范区1个;园区企业达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多家,从业人员达11.4万人。年,全市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3%,上缴税金27.2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8.5%。

(涟钢生产线)

两化融合不断深化

娄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至年底,建设4G移动通信基站累计达站,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99%,城区光纤通达率达%,行政村光纤开通率达99%,全市固定家庭宽带用户67万户,普及率达54.7%,全市手机用户.5万户,4G宽带户数万户,普及率达61.3%,城市有线电视网双向网改率达到%。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加快,娄星区和万宝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已投入使用,已有80余家企业入驻,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智能制造上,以三一中兴液压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工厂、数字车间相继建成,余户企业进入全省两化评估。“产业云”项目工作加速推进,目前,娄底企业已“上云”户,年底可达户。年,全市规模工业信息化投入7.3亿元,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智慧娄底”建设,“云上娄底大数据中心”、智慧城管、智慧水利、应急指挥中心、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平台、工业云平台等子系统的建设稳步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于今年6月30日上线运行。

(涟钢厂容厂貌)

创新驱动不断加强

娄底积极抢抓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机遇,以科技创新助推“加速转型、奋力赶超”,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一些领域正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如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工艺、三一集团液压油罐生产技术国际国内领先。

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4%,新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4.9%;规模以上企业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达人,设立研发机构49个。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0.7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居全省第1位。

企业改革不断深入

娄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成功完成了以“两个置换”为核心的家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在娄底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得到全面落实。近年来,全市共关闭煤矿多家,关闭水泥企业家,关闭非煤矿山家,淘汰落后产能规上企业家,淘汰落后产能多万吨,为娄底加速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腾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邓涛

编审:张丽艳姜友富梁雄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hj/161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