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月27日清晨,北大燕园,64位湖南政协系统学员集体晨读一阙《沁园春?长沙》,气势磅礴,别有一番寥廓滋味在心头。
这是湖南省政协系统干部研修班在北大学习的最后一天。
当天下午的压轴课程是历史学家邓小南教授带来的《王安石和他的时代》。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邓小南讲课中的历史细节信手拈来,生动鲜活,学员们仿佛聆听了一堂现场版的百家讲坛。
5天时间,8门课程,在学员们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与燕园名师讨论基层困惑,和北大学子一起聆听讲座,骑共享单车感受未名湖畔微风,到全国政协文史馆重温人民政协光荣历程,每个人都感觉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都表示将把在北大的所学所感所思运用到政协工作中,并约定加强联络,“以后本班的联络暗号就是‘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学员感言
邵东县政协副主席朱石乔
我们来自三湘四水,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带着工作中的困惑,走进了北大校园。在未名湖畔的5天里,老师们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讲课,开解了我们的疑惑,增强了我们前行的动力。
走进北大校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氛,清晨的琅琅读书声,来去匆匆的国内外学者,每天举办的各种高水平讲座,无不激励我们努力汲取知识,勤于思考,回去后当好政协人,履好政协职,讲好百姓话。
可惜培训时间短,大家刚刚认识就要分别,难免伤感。作为忠实读者,我希望湘声报和文史博览能充分利用湖南政协云平台,创新舆论监督模式,增强舆论监督活力,发挥政协媒体影响力。
郴州市政协经科委办公室主任谢菁
5天的学习,让我领略了一流教授的授课风采,学习了相关学科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感受了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想的洗礼,带给我的不单是知识的增加和思路的开阔,更是人生一次提升,让我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我将带走北大精神,沉淀北大记忆。北大之行,不思量自难忘。难忘静坐于北大的教室里手捧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本,聆听大师们的充满激情和哲理的精彩讲座;难忘漫步校园享受那久违的大学生活,细品那古老的芬芳;难忘蓦然回首间,那青春激扬的学子,给了我蓬勃的力量和年轻的激情。
辰溪县政协提案委主任刘成明
5天在人生的长河中原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北大的这5天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京城名师的言传身教,北大学子的胸怀天下,燕园校内的湖光塘影,都在启迪和浸润我的心灵,让我们收获良多,受益匪浅。5天共安排了8个专题课程,我门不但学习了新知识,很多观点和理论更化解了我们在基层工作长期的疑问和困惑。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大为广阔。
书读燕园人博雅。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博雅之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贡献力量,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娄底市政协研究室干部彭斌
5天的北大学习,启发我对政协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首先,拓展了视野。政协履职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互联网+”“精准扶贫”“非公经济”等课程的开设,对我们充电很及时,将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党委、政府提出更好的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是更加感觉到调研的重要性。在精准扶贫课堂上,老师谈的问题十分精准,很贴近基层实际,这都源于他走遍全国各地,深入调研思考的结果。我们身在基层,所听所闻所见直接来自基层,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深入群众,为党委、政府决策研究提供更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课程内容
公共事件的危机处理与媒体应对
智慧城市与电子政务
南海局势、钓鱼岛争端与国家安全
全面深化改革下的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治理
全面深化改革与精准扶贫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思考
社会结构变迁与和谐社会
王安石和他的时代
文/图湘声报记者刘敏婕李飞
湘声报由湖南省政协主管主办,创刊于年。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jt/1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