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
-----乱侃娄底文化情态
说到“文化”,我就发怵。多年来,本人对“文化”素无研究,“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甚了了。二来是,“文化”这个词太宽泛,谁也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界定,近年来,大有“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意思。之所以写这个东西,是因为作为一个外地人,经年在娄底工作,对娄底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俗有了一定了解,想说说一个外地人对娄底人的看法。如此而已。不管对与不对,乱侃一气,反正我事先声明了,我是外行。
前一阵子,有人提出把“千年梅山、富厚湖湘”作为娄底文化精神。这八个字很简练,很到位,但不全面。大家一看就明白,“千年梅山”指的是新化、冷江,“富厚湖湘”指的是双峰。可是娄底全境,除了上述地方,还有一大块呢。这空缺着的一大块,到底属什么样的文化精神?这八个字没有说清楚。这些地方的娄底人,郁闷着呢。好端端的都是娄底大家庭中的一员,可在娄底文化精神中,却被排除在外了!当然有想法。
娄底这个地方,是由三大块组成的。新化冷江算一块,双峰算一块,涟源娄星区,也是很独特的一块。好比一个篱笆三个桩,就是这三个桩,撑起了娄底的文化情态。
生活在涟源娄星区这一块的人民,以个人的观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勇争胜、进取心强。个人家庭也好,乡邻之间也好,村落与村落之间也好,在单位里也好,与外地人之间也好,多数涟源人都要争个数一数二来。这种个性如果放在家庭里,可能不属于特别好的个性。比如两兄弟,为了祖传的地基,毫不退让地你也要,我也要,争到最后就会伤及兄弟感情。比如娶个这种个性的涟源老婆在家里,你要强,她比你更强,你服软了,她仍然强,作为老公的压抑感就会整天与影随形。但从大的背景上来说,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达,就需要有这种个性。比如梁稳根,正是有了争强好胜、绝不放弃的精神,才成了湖南首富。年湖南民营企业20强中,娄底人为董事长的独占7席,其中涟源籍(包括娄星区)的占了5个。这不能不说正是这种个性的尽情显现。
如果硬要把涟源(娄星区)人的这种个性特点归纳一下的话,用“进取龙星”、“好胜双江”,都似乎差强人意。具体怎么归纳合适,有待劳神饱学之士。
说到新化冷水江,对本人来说,那是最值得留恋的地方。我参加工作就在那里,又在那里恋爱、结婚、生子,也在那里培养了我对文学的爱好。那里的人们,最大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拥有化不开的情感。爱情、亲情、同事之情,都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这么说,那就是情感的社会,为了情感,什么原则呀,什么规定呀,都可以抛弃。当然,有时候为了情感,没有任何牵连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举个例子吧。你在那地方请客,你通知一个人就够了,那个人会把他认为是你要好朋友的所有人,都叫来,朋友嘛,就要在一起高兴。你请一个人的客,就会来一大帮。一次,我们请娄底市政府一个新化籍的官员去省城汇报工作。完了请他吃饭。他说好,你们准备两桌吧。到了吃饭时间,果然是两桌,他把省城里那些来看他的新化籍朋友都叫上了。现在我们用“千年梅山”来形容那里的文化精神,好处是把新化的历史感体现出来了,缺点是,没有显现新化冷江人的个性特点。如果用“多情梅山”,可能更能让新化大众接受。
至于双峰,以我接触到的双峰籍人士来看,最大的性格特点是坚韧与克己。这可能与曾国藩的影响有关。纵观曾的一生,他以自律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慎独”来严格要求他的家人子女,更以“屡败屡战”的坚韧来完成他的人生伟业。要论做事的完美,在娄底来看,非双峰人莫属;说到理性与原则,也非双峰人莫属。当然,若论团结一心,一致对外,也非双峰人莫属。用“富厚湖湘”来形容,除了“湖湘”两字太宽,倒也非常恰当。
娄底的文化情态,就是用这三个“桩”撑起来的。三个“桩”才能稳,这是物理学上的常识。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娄底,有了这三个“桩”,也就撑起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大舞台,演绎了一出又一出精彩的大剧。
赞赏
长按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闈掑皯骞寸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mj/1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