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建起来,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关键在于师资
崛起于娄底城南万宝新区的娄底一中城南校区,是娄底化解大班额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一所普通中学的新校区,娄底一中城南校区总占地面积296.8亩,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亿元,可容纳学生7500人学校规模和硬件设施,在全省普通中学中名列前茅两年时间之内从一片荒山上建成使用的这所学校,靠的就是灵活运用bt模式,利用民间和企业资金投入学校建设
娄底地级市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波建校高潮,由此奔涌而来
多管齐下,突击解善教学条件
娄底的大班额问题为何如此严重,有他的特殊背景
深入课堂,亲身体验师生艰苦
解决上学难,消除大班额,路在何方?
地处娄底城郊的娄底经开区一中,原来只有娄底市教育局26间教室,每班平均只有47人在化解城区大班额的过程中,市里启动经开区一中的软硬件建设,标准教室增加到66个,并通过各种渠道充实师资,吸引了进城生源回流,每班平均人数则由47人上升到57人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学校学位压力
为了加快建校进度,娄底市政府特事特办,决定新增学校用地,一律由政府行政划拨;学校建设项目一律享受省、市重点工程和公益设施建设项目优惠政策,免收市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只收取工本费并建立办事“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加快涉校项目审批进程,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着眼长远,有效防止“大班”反弹
根据娄底城市发展的人口迁移特点,娄底市在化解现有大班额问题的同时,科学测算未来10年的生源状况,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娄底市天气预报查询为应对全面放开二胎后可能再次出现的城区大班额问题娄底积极做好教育用地的提前规划,预留足够的教育教学用地,并要求新建城市商品住房要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后,其原址收归国资部门统一管理,符合办学条件的,优先用于办学办园2014年,娄底还制定了《娄底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点专项规划》,计划到2020年前,再建学校6所
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化解大班额,永远在路上
为了保证充实师资队伍,保证新学校师资队伍质量,娄底进行了统筹兼顾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及免费师范生项目和特岗教师等方式,全市共补充教师4000余名,其中2014年新增教师1579名今年市直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87名,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9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孩娄星区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当我们的孩子到了适学年龄,走入了学堂,才发现,娄底城区的教室,居然不能放下一张宽松的课桌了!每个教室都是爆满!每个老师都要戴着话筒上课!面对一个班六七十个,甚至八九十个孩子,老师如何顾及得来?在人均活动面积如此小的空间里,怎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一次,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被高年级的孩子撞倒,头上鲜血直流,送进医院,因伤在头部,怕影响孩子的智力,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头上被硬生生地缝了三针!
在大力扶持公办学校健康发展的同时,娄底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做大做强,有效弥补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市政府从经费扶持、用地保障、建设管理、税费优惠、师资力量、教师待遇、校园环境等方面,为民办学校制订了系娄底市新化县地图列扶持政策对于义务教育免学杂费部分,市里比照公办学校标准予以补助,有力提高了民间办学积极性,进一步缓解了就学压力
四年来,适应化解大班额,扩大生源的要求,市里还扩建了星星实验学校及八小、九小、六中、工贸学校,在新建学校的同时,不少老校的教室数量实现了翻番
段云行 贺威 姜永红 吴晔 康承贵“读书难!中心城区,学位难求!”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也局部或者暂时地给老百姓造成了一些困惑,形成了不少的难点热点
统筹兼顾,全面充实师资力量
2012年,娄底启动了化解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11月,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0.1709亿元,竣工54个项目,新增学位60058个,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最大班额由2011年的80多人降至2015年的62人
今年8月湖南娄底市政府16日,是新化县圳上镇黄溪村小学复课4周年纪念日,停办的村小复课,既能让孩子们就近入学,也减少了县城学校的压力一边开源,一边分流,有效缓解娄底城区大班额压力
广辟新融资渠道的同时,娄底市积极发挥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市、县两级政府严格执行国家、省教育投入政策,市财政从2012年开始,每年安排5000万元化解城区大班额专项经费2013年,市城投又拿出5000万元用于四年行动计划利用财政资金,城区各校积极挖潜改造教学设施市一小拆除校园内的原地区教学仪器厂,市里又将相邻的区党校旧址划拨,使处在城区最拥挤地段的一小新增了24间教室位于涟钢的娄底六小原教学楼有50来年的历史,被鉴定为d级危房,在化解大班额行动中,学校被整体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是现湖南娄底市天气预报代化的新校园,班级数量由30个增加到46个,每班平均学生数量由66人降至47人
2012年4月12日,一位学生家长给市委书记龚武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国务院领导同志看了娄底化解中心城区大班额工作情况汇报后,专门批示教育部 “总结推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娄底化解大班额的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这还不是最糟的,到了2011年秋季,娄底一小教室紧张的矛盾更是达到了极致:一年级的孩子被安排到原娄星区委党校上课,二年级的孩子,干脆进了板房因没有隔音效果,语文课不敢集体朗读,音乐课不敢放声歌唱;因没有隔热效果,气温稍高,里面就如蒸桑拿,气温稍冷,便是一个冷库;因没有隔雨走廊,下雨天,几十个孩子,就只能窝在教湖南娄底市人民政府室里……”
钱从何来?关键在于思路和办法
“单纯依靠财政投入,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一中的范校长介绍,学校建设的“城南经验”,全省地市州校长联谊会的150多所学校的校长90%来此参观考察过,他们也把娄底化解大班额的经验带到全省各地
为了避免不正当的择校形成“老校”、“名校”新的大班额,娄底市严格了小学就近入学制度,对起始年级所有新生实行电脑随机均衡编班,对任课教师予以均衡搭配,确保学生合理分流和均衡分布,逐步消除选择班级、选择教师现象市里还禁止各中学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标语横幅等发布有关高考和中考排名、高校录取等信息,让广大学生家长进一步淡化“名校”意识
为了将化解大班额的工作进行得尽善尽美,2011年底以来,娄底召娄底市房产局开3次市委常委会、1次政府常务会、7次常委办公会、10多次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并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年度市里成立了化解娄底城区大班额问题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审查,协调组织项目实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督促
“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办到实处”!娄底上下形成了浓郁的重教氛围
缓解大班额问题,新建学校是当务之急而新建学校,瓶颈是建校资金
化解大班额过程中新建的娄底一中城南校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150个教学班胡方良 摄
人口和生源,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作为我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娄底原是由一个小镇发展起来城市人口基数小,相应的学校设施也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区面积扩张了一倍以上,城区学生人数从1996年的8万增加娄底市违章查询到2012年的15万人但城区却始终只有9所中小学,没有新建学校近年娄底新增80多个楼盘,没有配套新增一所小学
“读书难”的问题,就曾在娄底城区一度严重存在这种难,在于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区人口急剧增长,原有的教学设施不堪重负一个班平均80多人是常态,多的甚至近百人,学生前顶黑板后抵墙教师心力交瘁,安全隐患难除,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2012年春天,娄底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捐资建校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发动之下,市内骨干民营企业开始了捐资建校比赛共筹集社会资金1.7亿多元民营企业捐资建设的吉星小学2013年率先竣工,投资6000多万元的吉星小学,让城区吉星路一带学校开始零的突破,为缓解城区大班额打响了第一枪,3000多名孩子有了现代化的崭新学堂
学生家长反映的情况,娄星区并非杜撰龚武生早对此感同身受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率有关部门的同志到一小的教室里进行了现场体验在家长反映的同时,一场“化解城区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已紧锣密鼓的正在进行“让孩子们有一张舒适的课桌”,成了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的头等大事之一
娄底城区大班额的严重情况,没有亲眼体验,根本无法想象
与此同时,娄底以合格学校建设及危房改造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市已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994所并规定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需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推行城区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任教制度,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多措并举,防止大班额卷土重来
白癜风好治吗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mj/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