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八纵八横高铁新时代,中国城市格局将再


智谷君语:

城市间的竞争,本质是对客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竞争,而高铁正是新一轮竞争中的利器。娄底和邵阳、十堰和襄樊、新野和邓州…..有太多城市曾因争夺高铁吵得不可开交,高铁影响城市命运兴衰,其轻重由此可见一斑。“八纵八横”高铁新战略近期公布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城市如虎添翼,另一些城市则惨被遗忘,中国城市力量格局注定要再次洗牌。

高铁新战略给城市格局带来的以下变化值得重视:

1.广州战略地位重新获得巩固,武汉成失意者。

2.合肥获得前所未有的权重,是本轮高铁规划新贵中的新贵。

3.重庆获得提升,其枢纽地位可与成都相提并论,甚至超过成都。

4.中部重点城市郑州、西安、长沙、南昌迎来大利好。

◎文|孙不熟

◎来源丨城市战争(ID:sunbushu)

“四纵四横”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一个被称为“八纵八横”的高铁新战略,将再次改变中国城市的力量格局!

6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7月13日,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铁路总公司正式印发《规划》。《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并提出到年中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8万公里。

城市竞争的本质是争夺客流、物流与资金流,高铁是所有这些“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在国家高铁网络中占据先机,谁就会赢得未来,谁在这一网络中失去位置,谁就会落伍。

你肯定已经猜到了,这是“城市战争”最关心的题材,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个“八纵八横”的超大信息量。

先来看两张简图:

1这些城市是“高铁霸主”京沪继续称霸,广州地位重新被巩固

从整体上看“八纵八横”,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两把弓箭、一簇火箭”。一把弓箭从上海入海,一把弓箭从广东入海,一簇火箭从北京冲上云霄。北上广(广东)也因此成为中国高铁客流最大的三个目的地。

与“四纵四横”的逻辑一样,“八纵八横”的最大赢家仍然是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在中国高铁网络占据最大的权重。

其中,北京是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京港(台)通道、京昆通道四大干线通道的交汇枢纽。通过“八纵八横”,北京理论上可以直达除西藏之外所有省份(包括港澳台)。

上海几乎享有与北京同等的枢纽地位,以上海为目的地,集纳了京沪通道、沿海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四大通道。理论上,从上海亦可直达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包括港澳台)。

广州的战略地位重新获得巩固,四纵四横时代,北京、上海分别接入了三条干线通道,广州只接入了一条干线通道(京广通道),难免失落。

但是“八纵八横”时代,广州成为京哈~京港澳通道、兰广通道、广昆通道三个干线通道的交汇枢纽。此外,广东正在积极建设广汕高铁、深茂铁路广佛连接线,弥补广州没有直接接入沿海通道与京港台(京九)通道的不足。

如果把广深当作一个整体,二者共同接入了京哈~京港澳、沿海通道、京港台、兰广、广昆五个干线通道,整体战略地位可与京沪媲美。所以,广深咫尺之距,又同属一省,在争夺国家干线交通资源时,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赢得更多。

2这些城市是“高铁新贵”

合肥、深圳、郑州、长沙、福州

合肥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新贵,“四纵四横”时代,合肥只接入了沪汉蓉一个干线通道,但到了“八纵八横”时代,以合肥为中心突然冒出一个华丽丽的“米字型”规划——除了沪汉蓉,合肥还接入了京深高铁、合福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此外,合肥还规划了这样几条城际铁路: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

这样一个在经济地位上十分普通的内陆省会城市,居然能在国家干线高铁规划中获得这样的权重,的确罕见,无疑是新贵中的新贵。

比起合肥,深圳在高铁网络中的提升更为难得,因为它是《规划》定位的高铁枢纽城市中唯一一个既非直辖市亦非省会的城市。

传统上,广东省内的干线交通网络一直以广州为中心,深圳则一直处在交通末梢的地位,需要通过广州接入国家干线交通网络。但“四纵四横”让深圳直接接入了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八纵八横”时代则直接接入了沿海通道与京九通道,未来还修建深茂高铁直达粤西。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新贵是重庆。普铁时代的几大干线表现为“五纵三横”,重庆没有直接接入任何一条干线。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重庆一跃成为沿江通道、夏渝通道、包海通道三个干线的交汇,并通过连接线并入兰广、京昆两大通道,此外还有规划中的郑渝(万州)高铁。在西部地区,重庆的枢纽地位可与成都相提并论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米字型”之称的,除了合肥,还有郑州。“八纵八横”时代,郑州接入了京广通道、欧亚大路桥通道、呼南通道三个干线通道,大出风头。规划中还有郑万(渝)高铁、郑合高铁、郑济高铁。此外,规划中还有一大批以郑州为中心的省内城际铁路。

作为京广线与陇海线(欧亚大陆桥)的交汇枢纽,郑州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新贵”,但几年前拆分郑州铁路局的改革,着实让郑州失落了好一阵子。八纵八横的时代,无疑又极大地提振了郑州的信心,这可能让它的中部劲敌——武汉有点失落了。

另一个有“米字型”之称的是西安,其在普铁时代,枢纽地位弱于兰州,只接入了陇海线一个主干道,在“四纵四横”时代只接入了徐兰客运专线。但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西安成为路桥通道、呼南通道、包海通道三个主干道的交汇。高铁时代,西安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同时接入三条干线高铁的城市,还有中部的长沙。根据“八纵八横”规划,经过长沙的干线分别是京广线、沪昆线以及最新规划的厦渝线。在普铁时代,长沙的铁路枢纽地位因为株洲的分流,一直被武汉压一头,进入高铁时代后,湖南集全省之力打造长沙,实现了交通地位的大提升。

通过“八纵八横”,长沙之北可直达北京,之东可直达上海,之南可直达广深,之西可达昆明,实现了与武汉的同等地位,而且通过厦渝线,长沙还能直达厦门与成渝,整体的通达性目测已经超过武汉。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部省会普遍获得利好,南昌也不例外。南昌的情况与长沙有点像,在普铁时代,长沙被株洲分流,南昌则被向塘分流。进入高铁时代后,沪昆通道不再走向塘与株洲,改走南昌与长沙,直接提升了南昌与长沙的地位。通过八纵八横,南昌已经成为沪昆与京九的交汇枢纽,而且还有一条支线连通福州。

杭州的枢纽地位也获得提升。普铁时代的“三横五纵”,杭州只接入了沪昆一个主干道,在铁路枢纽地位上与上海、南京不在一个量级。进入高铁时代后,杭州成为沿海通道、沪昆通道两大干线的交汇,并通过沪杭连接线接入京沪干线,通过宁杭线、合杭线新增了两条北上的通道。在高铁枢纽地位上,杭州已经不输南京了。

另外一个可能不易察觉的新贵是福州。由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对台关系等因素,福建曾在全国铁路枢纽中的地位十分边缘化,但进入高铁时代后,福建尤其是福州的权重获得了提升。“四纵四横时代,福州接入杭福深客运专线,大大增强了其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

“八纵八横”时代,杭福深客运专线延长为一条连接辽宁与北部湾的超级沿海干线,让福州的通达性再次延伸。此外,京九通道还分别从合肥与南昌拉出两条支线接入福州——没有选择厦门,而是选择福州,说明省会城市在争夺高铁资源时无可匹敌。相比而言,厦门新接入的只有夏渝线,其含金量就大不如福州了。

3这些城市可能是失落者株洲、向塘、南京、武汉、达州

“八纵八横”是一个非常大的网络了,已经充分照顾到所有能照顾到的城市,但仍然会有一小部分城市可能会感到失落。

比如株洲。与郑州、石家庄一样,株洲也是一个典型的“火车拉起来的城市”。普铁时代,株洲是京广线与沪昆线的交汇,郑州则是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汇,二者齐名,素有“北有郑州、南有株洲”之佳话。不过,进入高铁时代后,株洲明显没有郑州那么好的待遇了——沪昆高铁不走株洲而改走省城长沙,这让株洲的枢纽地位一落千丈。

比如向塘。说起向塘(南昌县下属的一个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在普铁时代,它可是京九线与沪昆线的交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进入高铁时代后,向塘的命运和株洲有点像,沪昆高铁不走向塘改走南昌,向塘的枢纽地位也是一落千丈。有人不无惋惜地说,如果南昌县成为一个南昌市的一个区,向塘的枢纽地位也许还能保住。

比如达州。说起四川达州,可能很多人也不知道,但在普铁时代,达州是成都、重庆北上出川的必经之地,但在高铁时代,这个必经之地换成了重庆的万州(沿江通道、呼南通道、郑渝高铁)的交汇。可以猜测,川渝二省在争夺高铁资源时,重庆占据了上风,四川只能力保成都的地位,其他城市则兼顾不暇。

作为沿江通道与京广通道两大干线的枢纽,武汉的区域枢纽地位是稳固的。普铁时代,武汉只接入了京广一个干线,缺少东西走向的干线,高铁时代武汉还多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沪汉蓉干线(沿江通道),地位其实是升级的。

但之所以将其归类为“失落者”,主要是现有规划与之前的过高预期有点不符,尤其是面临郑州与合肥高大上的米字型图案,武汉的确有一点自愧不如的观感。

南京的情况与武汉有点类似,无论是普铁时代,还是高铁时代,南京的区域枢纽地位都不成问题,其“失落感”主要是面临隔壁合肥的强势崛起。南京原有“徽京”之誉,寓意其对安徽强大的影响力,但随着合肥“米字型”战略的出现,这个影响力势必会减弱,而合肥收复失地的动力则会越来越强。

注:智谷有删减。

如果你对海外资产配置有兴趣,请扫码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wh/155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