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水府庙


水府庙简单解说词

一,水府庙位于双峰县杏子铺镇水府庙村。后来修建的水库和湿地公园皆以水府庙冠名。

二,水府庙是因祭祀水神护佑船运平安为目的。

三,水府庙前的河面滩高水急,清朝名儒朱尧阶曾作名联。

回双峰,总要经过一个叫水府庙水库的地方,水库主体位于湖南省湘乡市,大坝位于双峰县境内,库尾回水到达娄底市娄星区。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地域关系,双峰人一直为水源分配不公而颇有微词。其实不管湘乡、娄底、双峰之间有怎样的矛盾,它们之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湘乡。

水府庙这个地名一直都引起我的兴趣,后来从老乡那里得知这个庙居然还存在,并从地图上找到了它的准确位置。顺大坝而下大约三公里就是水府庙所在。

水府庙原名水仙宫,砖木结构,座西南向东北。目前这座庙宇保存下来的只有庙门和主堂了,涟水河边原来还有码头和渡口。

老庙原有的封火山墙和牌坊式门头已经被拆毁。只保留了一些檐下、墀头和窗额等处的灰塑。

门框的石雕也非常精美。

庙西侧的外墙上还有三块汉白玉石碑,是民国四年刻的《水仙义渡捐碑》。

跟很多庙宇一样进门就是戏台,所以进庙的人是从戏台下钻过去的。

庙中间是个天井,天井两边还放龙舟和舞龙。

在正堂的石柱上刻着一幅对联:“浪曾波恬长邀惠泽,海晏灌清永庆安澜。”

以前神龛两侧还有一幅对联:小心过来两旁浪急防石齿,大胆撑云一帆风顺到源头。当年涟水航道在杏子铺境内有风化、湖广两处险滩,滩高水急,船夫称之为“鬼门关”。下图就是其中一处险滩,可以看出河道中布满锯齿状条石露出水面,随时可能把木船击碎。在没有建水库大坝之前这里水流湍急,只有河道中间一条窄窄的航道可供通行,驾船稍有不慎就会撞上河滩上的石头而船毁人亡。但只要撑过这段险滩,下游航道就会非常通畅,然后一路过县城入湘江了。

为了镇水防灾和保佑过往船只,明万历年间,由当地刘氏倡导,船户和当地民众在这里兴建了一座一进庙宇,取名水府庙,庙内供有大禹等水仙,主祀水仙尊王大禹帝,以求保佑风调雨顺、水路平安,后来又在殿右建观音阁。在清康熙、嘉庆年间两次扩建成两进四殿。

道光年间水府庙被洪水冲毁,当地民众又于道光26年和光绪6年对庙宇进行了修复与扩建。解放后水府庙两厢的偏殿被拆除,只留下了庙门与正堂。

这么小的一个庙里居然有二十多块石碑,内容大多是各姓族人捐款修庙、修渡口、修石埠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wh/157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