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底市 > 娄底市文化 > 庆祝娄底日报社成立暨娄底日报创刊30
当前位置: 娄底市 > 娄底市文化 > 庆祝娄底日报社成立暨娄底日报创刊30
时光荏苒,风物粲然;
砥砺奋进,一路高歌。
从年创刊至今,
娄底日报昂然走过30年的光辉岁月。
30年辛苦耕耘,
30年春华秋实。
娄底日报记录了娄底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脉络,
见证了娄底改革发展的筚路蓝缕,
也为自己刻印了一道道年轮,
留下勇于创新、不断跨越的铿锵足音。
11月6日,庆祝娄底日报社成立暨《娄底日报》创刊30周年活动举行。领导的莅临,同行的祝贺,读者的祝福,员工的骄傲,所有声音汇集成同一句话——生日快乐!
我们精心制作了专题片《三十年,我们正青春》。
娄底日报社成立暨《娄底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
11月6日,庆祝娄底日报社成立暨《娄底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向世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增光,副市长方建荣,市政协副主席席伏应等市领导出席座谈会。读者代表、通讯员代表、娄底日报社干部职工及退体老同志欢聚一堂。大家一起回顾报社30年风雨兼程的发展史,共同畅谈和规划报社未来的发展新篇。
30年,我们砥身砺行——娄底日报社成立30年大事记
(——)
30年前,在稻香荡漾的金秋十月,一个“婴儿”在明亮温馨的阳光里诞生;30年后,沐浴天地之间的清风玉露,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散发出青春的无限魅力!
——从年那个迷人的秋天,到30年后进入崭新的时代,《娄底日报》真实记录了娄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见证了娄底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
年
8月24日,《娄底报》试刊第一号与广大读者见面。湖南省委书记、省长熊清泉,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正,新华社原副社长、中国新闻研究会名誉会长李普,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蒋金流,地委书记王焕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赵杰兵为本报创刊题词。
10月1日,《娄底报》第一期出刊。经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为中共娄底地委、娄底地区行署机关报。四开四版,周一刊,征订工作由地区邮局负责,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10月9日,娄底报社举行成立座谈会,娄底地委副书记赵晴秋,娄底地区行署副专员魏先来为娄底报社授牌。社址暂定地委、行署机关院内。
年
3月21日,本报首次参加全省地州市报年度好新闻和副刊好作品评比,选送的9件作品全部获奖。
3月25日,地委书记王焕明、行署专员丛树英及地委委员、宣传部长何翰屏到本社看望全社干部职工。
5月4日,本报推出记者现场目击舆论监督新闻《姜矮子观场》栏目,并获湖南省地州市报优秀栏目奖。
5月21日,报社派出记者赴广西边防前线采访,开辟《湘中儿女在南疆》专栏,报道27位娄底籍战士的生动事迹,事后出版《湘中儿女在南疆》一书,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8月,本报在地委、行署机关院内合资兴建第一栋职工宿舍楼。
10月17日,本报举办《娄底报》创刊一周年座谈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赞忠为本报题词,地委书记王焕明作重要讲话。
年
5月8日,全国第二届报纸副刊好作品评比,本报首次选送的散文《我心中的神像》荣获全国二等奖。
10月31日,由本社负责承办的全国部分城市报纸广告经验交流会在娄底举行。
年
1月1日,《娄底报》改周三刊。
3月20日,娄底报社筹建办公大楼,选址新星南路。
11月23日,本报举办首届通讯员培训班。人民日报社驻湘首席记者,湖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湖南日报社驻娄记者站站长应邀讲学,全区名通讯员参加培训。
年,为庆祝建党70周年,本报推出了反映共产党人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风采录”专栏,并组织“光辉杯”党的颂歌诗歌大赛,后结集出版了《湘中风范颂》一书。在此期间大力宣传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杨孟甫、铁人式的好工人张良庄、雷锋式的好青年郭希龙等先进人物。
年
2月10日,地委书记唐之享,副书记赵世荣、何梓林,行署常务副专员龙德发到本社看望全体干部职工。
3月,娄底报社成立工会委员会。
3月12日,本报在头版推出《湘中改革潮》大型报道,为娄底改革鼓与呼。
9月,娄底报社着手筹建印刷厂等工作。娄底地区编委行文把娄底报社印刷厂定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定编25名。
10月,娄底报社首次面向全地区招聘编辑、记者、广告员。
12月31日,本报举行改刊庆祝会。从年元月1日起《娄底报》改为《娄底日报》,地委书记唐之享、行署专员丛树英给本社授牌。
年,本社筹资多万元,在新星南路兴建了办公大楼,从而结束了报社无固定办公场地的历史,为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
1月,娄底日报社搬迁新办公大楼。
1月2日,《娄底日报》推出第一期周末版。
10月9日,《娄底日报》创刊五周年,地委副书记魏华政发表重要讲话。
12,本社胡庆鸿、金坤平、李志平等5名记者深入新化特困山区采访,历时两个半月,刊发《来自贫困山乡的报道》27篇。
年
11月17日,娄底日报社受武汉大学委托在娄底建立“武汉大学新闻系娄底函授站”,第一个函授新闻本科班在本社开学,来自全省的54名考生获武大学籍。其中娄底日报社编辑、记者参加成人高考被录取25人。
年
12月,报社党组四位领导执笔撰写长篇通讯《娄底,崛起的希望》,为娄底第二次创业鼓与呼,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本年度,娄底日报社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和省报业管理先进单位。
年
11月11日,在全省“中华好风尚”公益广告评选会上,本报1件作品首获一等奖,也是全省地州市报唯一的一等奖。
11月,报社建立电脑编排部,职工集资购买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设备,招聘首批电脑编排人员。
年
1月4日,《娄底日报》推出第一期晚报版。
9月5日,全区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地委决定,《娄底日报》从年1月1日起由小报改为大报并实行自办发行。
9月,郭笃先、孙昌贵、段志光、金坤平、谭红卫采写的系列报道《石门之路》荣获第六届湖南新闻奖三等奖。
11月10日,娄底日报社与娄底彩冠印刷有限公司合资建立娄底日报社印刷厂。
年
1月1日,《娄底日报》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周五刊。成立发行部,县市建立发行站,乡镇设立发行员,全面实行自主印刷、自办发行、自建队伍投递。
8月14日,《娄底日报》年度发行工作会议在双峰县召开。本报发行量首次突破份。
10月22日,娄底日报社召开首届发行员大会。
12月26日,本社举行创刊10周年座谈会并推出《娄底日报》创刊10周年报庆特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文选德为本报题词。地委书记余英生,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陈润儿,地委副书记何翰屏,地委委员、宣传部长袁勇前发表文章寄勉。座谈会上首次表彰“十佳报人”和“十佳投递员”。
年
本年度报社被市委评为娄底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娄底市文明机关。
0年
1月1日,《娄底日报》推出48版喜迎千禧之年。
5月28日,《娄底晚报》试刊。
7月1日,《娄底晚报》正式创刊,四开八版,周二刊,彩色印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1年
2月23日,本社面向全省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广告业务员及电脑冲片技术员12人。
4月13日,《娄底日报》头版整版篇幅报道国务院总理朱镕基4月9日到我市新化县视察工作。
2年
1月10日,娄底报业中心正式奠基。市委副书记冯长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正先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
3年
1月1日,《娄底日报》从周五刊改为周六刊。报社全面推行年度岗位任务目标管理办法。
3月3日,本报记者胡庆鸿等采写的通讯《古城万民迎总理》荣获第十一届湖南新闻奖三等奖。
5月12日,市委书记蔡力峰,市委副书记冯长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正先到报社检查工作,察看娄底报业中心基建工地,并看望全社干部职工。
7月18日,经市编委批复,同意娄底日报社由原定55名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增加到名。
7月29日,本报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推出“民营企业之光”系列报道。市委书记蔡力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云柱分别为此采访活动题词。
8月28日,报社集资新建家属楼。
9月24日,《日本侨报》总编辑段跃中来本社访问。
9月25日,本报长篇通讯报道大学生陈野平先进事迹。陈野平先后被《湖南日报》、《光明日报》、光明网、红网、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作为优秀大学生典型推向全国。
10月25日,《娄底日报》征订工作在全市4年度党报党刊发行会上列入“三报两刊”工作重点。
4年
1月1日,《娄底日报》建立与县市签订协议发行新机制,比上年同期增加发行份。
7月13日,为支持城市建设,报社第二次搬迁办公地址,新址位于月塘东街,占地30余亩,报社第一次有了独立院落。
8月1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建国,市委书记蔡力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童名让到本社视察。
8月20日,娄底日报社关于改进采编作风接受社会监督“7个严禁”规定在本报刊发,并公开举报电话。
9月26日,娄底日报社举行乔迁新址庆典活动,市委副书记赵协卿发表重要讲话。
5年
5月10日,由娄底日报社举办的全省报纸扩大自费读者市场经验交流会在新化县召开。
6月16日,娄底日报社召开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实行全员竞聘上岗。
8月12日,本报创办“车世界”专刊,打造全视角、高品位的汽车行业传媒,为汽车行业与消费者搭建合作共赢的供求信息平台,促进娄底汽车行业发展。
8月31日,《娄底日报》首次推出“湘中楼市”专刊,为引导和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9月26日,娄底日报社举行《娄底晚报》创刊五周年庆典大会。市委书记蔡力峰为晚报题词。
10月,报社成立党总支委员会,下设编务、行政、经营、晚报4个党支部。全社中共党员60人。
10月26日,娄底日报社举办第一次新闻审评座谈会。
本年度报社荣获“娄底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年
4月19日,娄底日报社推出“走进新农村系列报道”专栏,共推出23个典型村,促进了我市新农村建设。
4月26日,本报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等单位合作创办《娄底旅游》专刊,市委书记蔡力峰题写刊名并题词,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武在专刊首期发表署名文章并题词,市委副书记姚正先作序,专刊开设了《旅游论坛》《景观看台》《旅游风向标》《旅游新闻》等栏目。
5月30日,娄底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娄底十佳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举行。
6月6日,娄底日报社承办的6年第四届新丝路模特大赛娄底赛区选拔赛拉开帷幕。
8月4日,李田中、龙红年等采写的长篇通讯《烈火映英魂》荣获第十五届湖南新闻奖三等奖。
9月,娄底日报社举办首届汽车文化节,成为我市经贸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
11月9日,娄底日报社为市第二届“青春娄底·湘中之光”经贸博览会开幕式出特刊,共28个版。
本年度娄底日报社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娄底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7年
1月13日,本社召开6年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10名十佳通讯员、20名优秀通讯员受表彰。
5月25日,娄底日报社主办的首届房地产“名盘名企名人”评选活动颁奖晚会在星星影剧院举行。
6月26日,娄底日报社采编系统局域网开通,使报社的采编流程管理进入无纸化时代,标志着娄底日报社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闻立报、产业富报、管理强报、人才兴报”的报业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8月9日,原娄底市彩冠印刷有限公司在报社印刷厂拥有的40%的股份作价24万元,转让给报社,至此,报社印刷厂所有产权归报社所有。
8月,由娄底日报社编辑的《青春娄底三十年》,收集篇作品,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得到了出版社权威人士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9月16日,为隆重庆祝娄底设立地级建制三十周年,本报推出“特刊”彩印48个版,晚报推出“特刊”40个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农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娄底设立地级建制30年的巨大成就。
11月16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李田中,党组副书记、总编辑谭清华率领娄底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闻采访团名记者、通讯员走进娄底经济开发区进行采访。
12月11日,市长林武主持召开7年第42次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娄底日报社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问题。
7年,本报重点推介的“把帮助别人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的黄国雄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提名奖。
7年,《娄底日报》推出了湖南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梁向文,全国抗冰保电英雄罗海文、罗长明烈士,新时期的“戴碧蓉”刘新红,抗洪英雄王建平等一批重大先进典型。
本年度《娄底日报》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报纸出版物印制“署优产品”。全国评选15家,《娄底日报》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媒体,实现全省零的突破。娄底日报社被市委评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和“市直机关人口计生先进单位”。
8年
3月11日,娄底日报社承办7年度湖南省新闻年会及湖南省市州好新闻评比会。14家市州报社社长、总编辑聚首我市。娄底日报社有41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3件。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居全省市州报第2位。在全省好新闻评比中,有1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4件;在中国地市报好新闻评比中有1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件。谭清华、龙红年、肖思林、谢希祥等采写的通讯《贺胜凯:在点滴中构建和谐》荣获第十七届湖南新闻奖二等奖。
5月10日,娄底日报社主办娄底市第三届汽车文化节暨车博会,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超亿元。
7月,娄底日报社主办的“娄底市首届新农村建设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8月,娄底日报社新新网建立。
9月,娄底日报社首届职工运动会召开。
10月10日,娄底日报社进行印刷设备改造,新购进近万元彩印设备。
12月,谭清华《东进,大步对接长株潭》荣获《献策娄底》一等奖。
9年
1月1日,《娄底日报》正式实行彩色印刷。从此,《娄底日报》告别了黑白历史,报纸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4月10日,《娄底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记者谭清华、张长青撰写的消息《涟钢让1.5万余名职工喜呷“定心丸”》,报道涟钢在受金融危机冲击、面临前所未有困难的情况下,勇担责任,推出《共同约定书》,承诺不因经济危机而裁员、不因亏损而下浮核定工资,解除了1.5万余名职工的后顾之忧。该稿获湖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报社首次获得湖南新闻奖一等奖。
4月16日,娄底日报社承办的“新中国60年·娄底籍20大杰出贡献人物(经济类)”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该活动的举办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娄底籍在外著名企业家的热烈欢迎,彭立珊、梁稳根等知名人士积极参与。活动的成功举办架起了娄底人民与娄底籍外地企业家联系的桥梁,为我市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年
8月18日,娄底新新网、《娄底手机报》正式挂牌成立,报社的宣传媒介从平面延伸到网络,新闻信息实现了报网融合的立体化传播,形成了《娄底日报》《娄底晚报》、新新网、《娄底手机报》“三报齐飞,一网联动”的新格局。
10月,为进一步加大以转方式促发展、推进娄底“四化两型”建设,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各媒体,开展“风生水起看湘中——娄底市转方式调结构大型系列报道”集中采访活动。本报组成了强大的采访阵容,深入全市机关、厂矿、学校和农村进行采访,策划和推出了“风生水起看湘中”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10月25日,娄底日报社启动娄底首届“好婆婆、好媳妇、好少年、优秀青少年培训机构”系列评选活动,充分营造“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片地区”的良好社会氛围。这些身边的“小人物”用爱心善念、责任担当,让市民看到了美好和温暖。
年
本年度,本社突出“转方式、惠民生”“重点工程巡礼”“献礼工程”等经济建设重点,采取专栏、系列报道的方式,在《娄底日报》推出典型经验和辉煌成就报道,为全市经济建设鼓与呼。
年
6月30日,报社和民政等部门联手举办娄底市首届社区文化节。首届社区文化节举行了7场大型公益性文艺演出和公益服务活动。参加演出的社区群众演员上千人,有上万名社区群众现场观看演出并接受公益服务。此后,社区文化节每年一届,已成为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公益性文化品牌,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与和谐指数。
7月3日,市委书记龚武生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美华的陪同下到娄底日报社视察,对报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全社职工再接再厉,抓住机遇将报社做大做强。
本年度,本报开展“学习宁乡经验”“推进项目建设年”“高速公路进行时”“控违拆违”“穿越娄新线”等系列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专题采访报道。《娄底日报》《娄底晚报》、新新网共开辟35个专栏专版,刊发系列长篇通讯26篇、消息0多篇、图片新闻60多条,社会反响强烈。
年
10月24日,《娄底日报》首批阅报栏在娄底市区主要街道、公园广场、大中专院校、居民小区等场所亮相。娄底日报社筹资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新型党报阅报栏30个,每天一早,带着墨香的《娄底日报》《娄底晚报》在阅报栏里与市民见面,成为我市众多公共文化设施中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年
9月13日,娄底新新网在年(第七届)中国地市新闻网站联盟年会上荣获中国地市新闻网站联盟“年度最具创新力品牌奖”。选送的网络新闻作品《“扶”出来的新天地》《新化:娄新高速出口“摆摊”日进斗金》荣获本届年会新闻奖金奖。
12月,娄底晚报主办了娄底台湾士林美食节,出版了《品悦》《HIGH娄底》《小记者优秀作文集》等丛书,社会反响良好。
年
4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荐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美华到报社考察。
6月,市委常委会第11次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娄底报业中心建设工作。
5—9月,本报主办娄底首届“传习杯”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写大会,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国学精华,在传统文化沃土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本年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了“创文进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等系列宣传,写出了一批有分量的稿件。
本年度,在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省文明办组织的我省首届“书香湖南”全民阅读品牌创建活动中,《娄底日报》阅报栏在全省推荐的4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首届10个“书香湖南”全民阅读品牌示范项目之一。《娄底日报》《娄底晚报》4件作品获湖南省好新闻奖。
年
3月,娄底日报社参与主办的娄底首届“文明之星”评比活动启动。历时9个月,从中心城区58个社区40多万人中,经过社区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等程序,评选出“文明之星”名。在评选过程中,对“文明之星”候选人的优秀事迹在报纸、网站等媒体上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网络投票达32.6万人次,在广大市民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促发展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打造最美的城市文明风景,真正达到了“评选一批星,影响一座城”的效果。
3月,本报推出《项目建设大比拼》专栏,专栏积极配合全市的项目建设,题材重大,主题鲜明,宣传力度大,全年共刊发86期,发稿篇,系统宣传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的新举措、新政策,全面宣传我市的好项目、大项目,动态报道我市各级各部门在项目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了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我市的项目建设,为振兴我市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月29日,市政府年第3次常务会议研究娄底日报社危房改造工作。
5月,我社用旧车从市直机关车改上交的好车中换回了2台越野车。
6月,娄底晚报成功举办“·娄底美丽护士大赛”。
7月26日,市委19次常委会议研究《娄底日报》增刊扩版和编排印刷系统提质改造等问题,解决设备购置费多万元。
8月,根据推选上报和中国地市网盟评选委员会综合评选,娄底新新网荣获“全国地方网络媒体十大最具价值品牌”奖。
10月,娄底晚报举办的最美社区、最美社区干部“双十佳”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1月,我社用70万元成功化解了欠娄底农业银行贷款呆账本息万元,收回了抵押在农行的土地使用证和5个房产证。
12月,报社党组被市委评为好班子。
本年度,《娄底日报》推出《做通情达理文明有礼的娄底人———向道德模范致敬》系列报道,积极推出整版创文公益广告和头版创文公益宣传标语,推出《创文进行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幸福娄底》《文明之光》《楼迪新》等栏目,多角度、全方位报道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举措、成效和经验,及时刊发全市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营造了浓厚的创文氛围,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推动了全市创文工作。
年
1月1日,《娄底日报》由周六刊增为周七刊,由每天4版扩为每天8版。扩版增刊后的《娄底日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作用,切实画好同心圆,准确把握时度效,不断壮大主阵地,正面宣传有声有色,舆论引导及时高效,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播能力显著提高。
1月25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到报社看望慰问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
3月-5月,市委巡视组到娄底日报社巡视。借巡视东风,报社收回历年广告欠款万元。
5月5日,“娄底家风故事”征集刊发活动部署会召开。为进一步引导全市人民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家教,共创全国文明城市,从5月至12月,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娄底日报社在全市开展“娄底家风故事”征集评选活动,并在《娄底日报》开辟“娄底家风故事”专栏。征稿启事在《娄底日报》发出后,共收到来稿多篇,刊发稿件61篇。年底又选出47篇作品编辑出版《娄底家风故事》一书。该书以包含传统美德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娄底家风故事》稿件的征集,在《娄底日报》的定期推出,以及结集出版,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新风尚,《娄底家风故事》一书成为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新时代修身齐家的读本。
8月22日,娄底日报社新新网乔迁新址,从娄星区月塘东街北侧号迁至新星南路与东贸街交汇处(娄底日报社旧址)。娄底日报社投资多万元对网站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把新新网建成为全市一流、拥有独立办公场所的新媒体阵地。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新格局,标志着娄底日报社在加快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11月8日,1小时可印3.5万份报纸、且一次成型的新印刷机投入使用,标志着娄底日报社的报纸印刷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下,市财政解决万元的印刷设备更新经费。同时,报社自筹近万元,采购了一套时速3.5万份的双塔高斯图文印刷系统,并新建了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辅助设施,彻底解决了图片、文字等印刷质量差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难题,结束了手工插报的历史。
11月16日,在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第三十届年会上,《娄底日报》荣获“中国城市党报最具发展活力媒体”称号,全省仅娄底日报社1家。
本年度,配合全市创文工作推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新娄底》栏目,继续推出《文明之光》等栏目,刊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60个整版,在全市营造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年度,娄底日报社获全国报刊广告“优秀单位”和“全国报刊品牌建设功勋奖”称号;获市委、市政府“优秀班子”“绩效考核良好单位”“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社会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新新网荣获“全国地市网络媒体网民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wh/1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