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打破名校名师的影响力


切实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积极推进周转住房建设,稳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发放了特殊津贴,大大提升了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工作热情

新建与挖潜同步推进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12-2015年,市、县两级政府已完成投资19.79亿元,完成项目53个,新增学位55710个同时,为及时接纳快速增加的中小学生源,各城区学校充分挖潜,大力扩容,千方百计腾出闲置教室,紧缩教师办公室和教学功能室,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学位如把娄星区党校改建为娄底一小南校区,新增学位900个

增强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以合格学校建设、薄改及危房改造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市已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994所,到2015年,全市完全小学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部达到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规娄底市人民政府大楼定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需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推行城区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任教制度,实现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

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避免出现新的大班额措施立马出台并实施

这是一组骄人的数字:2012年,市委、市政府把化解大班额问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强力实施《娄底中心城区化解大班额问题四年(2012—2015)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共计完成投资19.79亿元,新增学位55710个,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最大班额由2011年的80多人降至2015年的62人

采取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启动免费师范生培训计划、安排特岗教师等方式,四年全市共补充教师4000余名,其中2014年全市共新增教师1579名今年市直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87名,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娄底市城区地图层次人才39名各县市区教育局也正在陆续开展教师招聘工作,充实教师队伍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稳步提升教师各项待遇,确保广大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市、县两级政府严格执行国家、省教育投入政策,市财政从2012年开始,每年还安排了5000万元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专项经费,并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2013年市城投拿出0.5亿用于四年行动计划2012年,市、县两级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活动,其中市本级就筹款1.7亿元通过吸纳民间资本、bt模式等途径,多渠道筹措化解大班额工作资金娄底一中城南校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96.8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个亿,可容纳学生7500人,于2012年2月18日动工兴建,2014年秋季已经投入使用投资娄底市地图全图6000余万元的吉星小学于2013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

据娄底一小校长周莹介绍,2013年全校有75个班,5435名学生,每个班都有学生80个以上,班里学生多,教室非常拥挤,孩子们几乎没有活动空间,空气浑浊不堪,因拥挤而发生孩子争座位的现象屡见不鲜;班里学生多,老师备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都是疲于应付;班里学生多,老师不戴麦克风讲课学生听不清,戴着麦克风讲课则要大声说,后排的学生才听得到;班里学生多,老师检查孩子的作业检查不过来,孩子就把作业带回家里,要父母帮着检查;班里学生多,学校通知开家长会,七八十个家长一齐来到教室,站都没地方站……面对城区学生大班额等教育发展难题,市委、市政府不回避、不延缓、不懈怠,而是举全市之力,尽分内之责,解娄底市政府机构改革民生之难

面对这一切,我们心急如焚因为学校已尽到了最大的努力:能改善的教学设施都得到了最好的改善;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楼梯口都可以看到老师的身影;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一小的素质教育从来就没有落后过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办学条件,老师和家长们一样忧心忡忡……

根据市人民政府2011年第21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凡属四年行动计划内的新增学校建设用地,一律由政府行政划拨;凡是学校建设项目一律享受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公益设施建设项目优惠政策,除中央、省相关收费外,一律免收市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只收取工本费建立办事“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加快项目审批进程,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昔日拥挤不堪的教室,为何能在短短4年娄底市人民政府领导内变成宽松严谨的治学课堂?娄底人最清楚,嬗变,来自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为本,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嬗变,来自于各级领导坚持教育为本,直面民生难题,用果敢和气魄,用责任和担当,化出了一片新天地!

这还不是最糟的,到了2011年秋季,娄底一小教室紧张的矛盾更是达到了极致:一年级的孩子被安排到原娄星区委党校上课,二年级的孩子,干脆进了板房进出一小南校区通道上学放学时拥堵因没有隔音效果,语文课不敢集体朗读,音乐课不敢放声歌唱;因没有隔热效果,气温稍高,里面就如蒸桑拿,气温稍冷,便是一个冷库;因没有隔雨走廊,下雨天,几十个孩子,就只能窝在教室里……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拥有的求学环境!

合理分流,实施阳光招生

为及时有效娄底市地图地化解这一民生难题,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题研讨,制定化解方案,出台了《娄底中心城区化解大班额问题四年(2012—2015)行动计划》从2012年起,利用四年时间,采取市县联动、整体化解,城乡互动、扩容分流,公私(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驱动、双管齐下等举措,逐步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难题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化解大班额项目做为市级社会事业重点项目,统一领导,统一调度,强力推进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荐国(左二)视察娄底一中

娄底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没有化解前,小学一年级每个班都有学生75个以上,最多的达到99人,教室里的座位排得满满的,最后排的学生挨着了墙壁,最前排的学生课桌摆到了讲台的左右边,被学生戏称为“左臣右相”

市委书记龚武生(左二)在星星实验学校调研娄底市地理教师招聘二期项目情况

为化解大班额,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娄底市委、市政府落实“三个优先”战略,注重从人力、财力、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优先保障,确保化解大班额工作有序发展、稳步推进

化策于行,加大保障力度

承载全市人民的无限期望,汇聚莘莘学子的灿烂梦想2014年4月25日上午,娄底市一中城南校区落成典礼暨长沙市一中、娄底市一中同步建设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构建校际合作共同体签字仪式,在城南校区体育馆举行该校区这年秋季将招收新生2500名,三年内实现满员办学新增学位共7500个

2011年底,市委书记龚武生在调研教育工作时,发现娄底市第一小学部分学生挤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中上课,且城区中小学校班额严重超员,学生拥挤不堪,深切感受到城区读书之难和学生求学之苦娄底市房产局,要求相关领导深入学校调研,亲临班级体验,迅速化解难题市、县两级领导深入学校课堂,再当“中小学生”,亲历大班额现状,真切感受到了大班额的危害,迅速凝成了化解大班额的共识

打破名校名师的影响力禁止各中学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标语横幅等发布有关高考和中考排名、高校录取等信息,在广大学生家长中进一步淡化“名校”意识自2010年以来,每年秋季开学邀请纪检部门、人大代表、新闻媒体参与监督,对起始年级所有新生实行电脑随机均衡编班;对任课教师予以均衡搭配,随机确定教学班级,防止学生和家长肆意择校,确保学生合理分流和均衡分布,逐步消除选择班级、选择教师现象,有效化解大班额问题

化解大班额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学位,扩容提质娄底市人民政府,适应发展,满足需求娄底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通过新建和扩容两条途径、公校和民校两种资源、当前和长远两类举措,大幅增加城区学位,有效化解大班额难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在这大口号的背后,对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当我们的孩子到了适学年龄,走入了学堂,才发现,娄底城区的教室,居然不能放下一张宽松的课桌了!每个教室都是爆满!每个老师都要戴着话筒上课!面对一个班六七十个,甚至八九十个孩子,老师如何顾及得来?知识或许可以在家补,但安全只能交给学校在人均活动面积如此小的空间里,怎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一次,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被高年级的孩子撞倒,头上鲜血直流,送进医院,因伤在头部,怕影响娄底市房产局孩子的智力,六岁的孩子,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头上被硬生生地缝了三针!

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解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将化解大班额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第一民生工程;有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多开“绿灯”,尽心扶持,形成合力建立领导挂点联系教育基础建设项目制度,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对“四年行动计划”项目工作一季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全面负责对口项目的建设质量、工程进度和协调工作,确保按预定计划推动工作进程

这是一串闪光的荣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娄底市汽车违章查询东看了娄底化解中心城区大班额工作情况汇报后,亲自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总结推广”;省委主要领导要求向全省推广这一做法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相继进行报道和推介2013年,娄底市化解大班额工作被评为全省特色工作

教育为本,直面民生难题

学校新建了,学位增加了,如何有序合理分流生源,避免出现新的大班额?

当前与长远统筹解决在有效化解当前面临的大班额难题的同时,科学测算未来10年的生源状况,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提前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城区大班额问题积极做好教育用地规划工作,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和功能分区,预留足够的教育教学用地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后,其原址收归国资部门统一管理,符合办学条件的,优先用于办学办园2014年,娄底市汽车违章查询我市还制定了《娄底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点专项规划》,计划到2020年前,新建学校6所

2012年4月12日,一位网名叫“司马非非”的家长给市委书记龚武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公立与民办“双轮”驱动在大力扶持公办学校健康发展的同时,支持民办教育做大做强,有效弥补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缓解城区大班额压力娄底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从经费扶持、用地保障、建设管理、税费优惠、师资力量、教师待遇、校园环境等方面,为民办学校制订了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对于义务教育免学杂费部分,我市比照公办学校标准,对民办学校进行补助,县市区按城区、农村学校免学杂费标准分别对民办学校进行补助,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招生政策的娄底市地图执行力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2014年,市监察局、教育局等部门下发《关于整治城区义务教育违规择校严肃纪律的通知》,在中心城区实施阳光招生政策,坚决整治违规择校行为今年,在全市各县市城区推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划区招生阳光招生和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予以明确根据娄底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娄底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班额控制目标的决议》(娄人常发〔2014〕3号)文件精神,2015年秋季,中心城区起始年级新生班级每班不得超过62人,其他年级最大班额不得超过2014年下学期班额各县市区要参照中心城区制定班额控制目标并实施到位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通过“写条子”“打招呼”等方式要求安排“关系生”择校入学的公职人员,在一定范娄底市政府围内通报曝光;按干部管理权限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尊敬的龚书记,我们是娄底一小的学生家长,昨日通过电视,看到娄底举行捐资助学文艺演出,筹得助学款项过亿元,欣喜之余,有无限感慨!

扩容提质,提供充足学位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wh/3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