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

湖南省娄底市这样打好地灾防治保卫战


湖南省娄底市这样打好地灾防治保卫战盛夏的天空,好像要和人们赌气似的,从6月22日开始,至7月1日这段灰色的日子里,娄底连续下起了大到暴雨。哗哗的雨下个不停,声声敲击着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和娄底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每一个人的心——强降雨必带来一处处地质灾害,事关老百姓安危,我们必须与地灾赛跑!

技术人员在地灾现场查看。

加强事前防范,面对地灾化险为夷

6月29日上午,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洪福村冲里组山体发生滑坡,随着“轰轰”两声巨响,彭伏庚家房屋后墙被滑坡体挤倒,护墈被挤塌。搀扶着老人、抱着小孩刚撤离到安全地带的蛇形山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和洪福村村支书着实吓了一跳。“幸亏受滑坡威胁的6户人家20余人已安全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截至7月1日,娄底市6个县市区8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7.3万人,转移人口人,倒塌房屋间,直接经济损失6.83亿元。白马、湄江、半山、车田江和梅花洞等大中型灌区累计垮塌多处,发生小规模山体滑坡多处。

娄底市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之一,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全、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隐患点多达处。“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强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落实责任、排查隐患、监测预警,做到综合防治,并结合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为百姓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向乾勇表示。

娄底市于3月7日全面铺开地灾汛期排查工作。进入汛期以来,特别6月22日全市强降雨以来,娄底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地质灾害。6月23日至29日强降雨期间,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督导组赴县市对30多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巡查,其中有18个省级监控点。结合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际情况,完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监测措施、治理措施。

6月24日19时左右,新化县温塘镇焕新村监测人员在巡查时,发现五组科家岭地段出现裂缝,温塘镇国土资源所、电力、环保等部门迅速拉响地质灾害警报,分5个组强制撤离该区域内名群众,封守所有道路进出口,24小时值班,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22点45分,谢堂新等4户与五组工房相继垮塌,由于提前撤离了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经专家现场勘测,该地质灾害点属于地面塌陷引发山体滑坡。

组建应急分队,队冲锋在前

自年起,湖南省地勘局队就承担起了娄底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的职责,协助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与所辖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应急调查、排危除险、抢险救灾等工作,为地灾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年4月,娄底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更名为娄底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作为娄底市地质灾害防治支撑体系的重要一环。

随后,湖南省地勘局队成立了防治技术中心领导小组,统一行动与管理,并明确队水工环院负责日常工作,对接娄底市及所辖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从今年5月开始,娄底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加强了与各县(市)区的紧密联系,一旦接到报险报灾信息,即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技术工作,指导防灾减灾。自今年6月起,娄底市进入主汛期,防治技术中心安排了21人,共组成了6个应急分队,配备了应急车辆6台,进入各县(市)区,24小时巡查值班。自今年4月以来,娄底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先后派出应急队员多次,对娄底市境内多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应急调查和处置。

实施搬迁避让,助力村民精准扶贫

近年来,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全面推进调查评价、灾害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五大工程,着力提升地灾防御能力。

“我以前住在那边山底下,一下大雨就担心滑坡,吓得睡不着觉,现在终于好了!”政府实施滑坡治理搬迁避让工程的受益者、新化县桑梓镇新冷界村村民阳新华说。

年,新化县新冷界村被发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整个山体成为一块巨大的滑坡体,且极不稳定,阳新华家的房子刚好在滑坡体上。五六年来,一下大雨,山体就会滑动,夜里睡觉都担心。有一次,晚上下暴雨,屋后山体倾泻而下,滑坡的土把后墙的窗户砸倒了。阳新华一家决定搬家另选地基重新建房,但村里人多地少,一来没有地基,二来建新房需五六十万的费用。随着山体滑坡隐患加剧,越来越多的村民家受到滑坡地质灾害的威胁。村、镇、县逐级向上汇报后,年,新化县政府整合国土资源、移民资金余万元实施搬迁工程。阳新华等32户村民被纳入第一批搬迁对象,每户分到宅基地多平方米。

搬迁避让实施过程中,新化县把村里扶贫对象纳入搬迁对象,通过精准扶贫使他们顺利脱贫。年新年,阳新华一家顺利搬入新房。

~年,娄底市共有户实现了搬迁避让,脱离地质灾害威胁。国土资源部门投入资金多万元。“我们坚持抓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积极整合部门资金,根据扶贫村自然条件,安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确保村民如期脱贫。”向乾勇告诉记者。

治理地质灾害,实现安居乐业

“防御地灾,必须防治结合。预防固然很重要,但治理才是根本。这就好比跳起来摘桃子,如果脚下没有合适的发力点,起跳的话肯定达不到,通过治理,才能真正让群众安居乐业。”向乾勇如是说。

在双峰县甘棠镇嘉禾村,一排漂亮的房子后面曾经潜伏着地质灾害隐患,整个竹山为一个巨大的滑坡地带。据双峰县甘棠镇嘉禾村村主任朱军华介绍,滑坡体长多米,威胁着下面2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年5月30日,这里突然爆发山体崩塌,大量泥土砸向村民房屋,其中1户村民的防盗窗被砸得变了形,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险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省市国土资源部门投资多万元对嘉禾村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使滑坡体下面的20户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据统计,近年来,娄底市共筹集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修复资金近1亿元,对近60处地灾点实施砌筑挡土墙、填埋裂缝、清理防渗、恢复植被、退耕还林等治理工程,消除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特别是年以来,对双峰县甘棠、冷水江三尖、涟源市六亩塘、新化县游家镇等10处重大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投入资金2多万元。

同时,国土资源部门把保护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守护青山绿水作为治理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今年3月,娄底乍暖还寒,连绵春雨使得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爆发,发生多处滑坡,最严重的滑坡造成一处农家乐山庄一楼墙体严重破损,大量泥土冲进房内,损失惨重,滑坡土石方还把春姬峡通往外界的道路截断了。“整体损失加起来起码20多万元。”新化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逍遥山庄老板汪善教告诉记者。

灾害发生后,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出动清理车日夜清理,国土资源部门也及时跟进。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对大熊山省级地质公园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数百处地灾隐患点进行治理,重点治理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地质环境破坏。据统计,国土资源部门已投入万元对大熊山省级地质公园和奉家古桃花源景区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目前,漫步在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往随处可见坍塌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作者肖敏刘国荣

今日矿价

年7月7日

品名

价格

涨跌

-.73元/克

-0.22

1#银

-元/千克

-15

1#铜

-元/吨

-20

1#铅

-元/吨

50

1#锡

500-元/吨

0

A00铝

-元/吨

-70

石油47.24-47.76美元/桶-0.36

(数据来源网络)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xs/153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