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最简短的文学形式。
老家新化农村有贴对联习俗。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大红对联,新人结婚会贴婚联,做寿会贴寿联,新屋落成会贴乔迁联,家里老人过世会贴挽联。
打读书记事起,我就特别喜欢对联这门艺术。说起来,还缘于我们那里有一个会写对联的老先生。老先生字写得很好,很受人尊敬,哪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好酒好菜的招待,令人羡慕。读初中,我特别喜欢读书看报,一遇到妙趣横生的对联,我收集起来,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本,没事时,便会拿出不欣赏。可惜的是,经过数次搬家竟不知在何时丢失了,甚是遗憾。后来到部队当兵,有了工资,我就订了几本对联杂志。
我喜欢对联,但我从不写对联,认为对联要求太严格,太禁锢人的思想。但前两年,在一次梅山大讲坛里,我遇到了玉镜先生。他把我加进了他的“吟诗骂俏对联群”,里面有40多个趣味相投的朋友,天天作对。玉镜先生每天都会出很多上联让大家对,大家对上后,玉镜先生会对每一幅对联的优劣进行讲评,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也少有参与,但仍不精通。
有一次,新化一个特色农产品专门卖店里要开业,想请一个人写一幅对联,要求把新化旅游、土特产嵌进去。我便推荐了他。但后来,那位老板追求名人效应,在省里请了一位所谓的名家写了一幅不工整的对联,把玉镜的对联弃之不用。他有些生气,在群里进行讨论,指出对联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大家聊到新化至今都没有一幅像样的旅游推介对联,我便提议,看能否写一幅与众不同的趣味对联来。后来,我给大家出了一个上联:
紫鹊无鹊熊山无熊龙宫无龙何以冠华夏?
我自己也对不上下联,大家五花八门地对了很多,但都不如意,是为憾事。
因为手机太卡,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使用鍖椾含姣旇緝濂界櫧鐧滈鍖婚櫌鍖椾含涓鍖婚櫌蹇芥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jt/1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