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中学(刘蓉故居“养晦堂”)
刘蓉栽种的罗汉松,至今屹立在茶园中学
顾汶光写了一本历史小说《大渡魂》,讲的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领孤军入川,陷于大渡河边的紫打地,被清军困围,最后全军覆灭,石达开亦被擒受戳的悲壮故事。
主持对石达开这一战的清军主要首领,是号称“小诸葛”的茶园鳖刘蓉,其中还有一位重要战将,乃他的同乡胡中和。
倘若在如今的娄底,刘蓉这厮应该是被喊做“刘鳖”或“蓉哥”的;而胡中和则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小弟,被他带着,叼着“芙蓉王”或者“和气生财”,在金谷市场或洞新市场,或其他什么地方,板五板六地闲逛。
刘蓉多少还是读了一些书的,还是一个少年才子,小小年纪就写出了像《习惯说》那样的漂亮文章,加之人又长得潇洒,依我揣测,定然还是一个喜欢去师专或卫校逗妹子的风流主。
《大渡魂》P5页是这样描述刘蓉的:刘蓉蕴藉倜傥,一举一动间,自有儒雅的风度在。白净面皮,蓄着八字胡须,素有洁癖,衣着干净整洁,浑身上下一尘不染。虽有大事萦心,脸上的表情却异常冷静。
刘蓉到底长得怎样,我们也不知道,茶园刘家的子孙们有没有留下一张半他的画像呢?也只好任顾汶光这样去胡咧咧啦!不管怎样,刘蓉反正后来是官至陕西巡抚,成为了赫赫一方的诸候。
时势造英雄,倘若没有“洪杨之乱”,也就不会有罗泽南、杨昌浚、李续宾、曾国荃等之流的用武之地,这帮人也只得蜇伏乡野,做私塾先生或帐房先生或衙门师爷或民间讼师之类的乡村知识分子,最后终老泉林。
或者,顶多是这样子,刘鳖也叫蓉哥的,有一天在夜宵排档上喝啤酒喝多了,他醉醺醺地对老罗鳖、杨鳖、宾哈、荃哈大声嚷嚷:“娘个麻屁,老子,那天和中和鳖,在紫打地酒吧,硬是碰到一条广西哈卵,叫石达开的,被我俩个打了个半死,他命都不要的跑了,哈哈!”(文/莫俊)
背景资料:刘蓉,字孟蓉(又作孟容),号霞仙(轩),娄星区茶园镇人,晚清县学生员,官至陕西巡抚。与晚清名臣曾国藩、郭嵩焘是结拜兄弟,与湘军创始人罗泽南是惺惺相惜的幕僚好友。著有《养晖堂诗文集》、《思辨录疑义》。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ms/1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