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建筑二院成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和医技住院综合楼项目。
该项目位于娄底市娄星区中心城区,地块北临湘阳街,西临新星南路,南临长青街。
本次设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和医技住院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6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1㎡,地下建筑面积为.05㎡。
项目建筑地上19层,地下3层,总建筑高度为80.4m。其主要功能为急诊、门诊、医技科室、住院病房、停车场、配套设备用房、人防工程等。
四个·项目矛盾
本次医院改扩建工程,医院始建于年,前医院,是娄底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与保健为一体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占地10万余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家人,中级专技人员近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博士1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硕士余人。年6月其入选湖南省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单。
通过对设计任务书的解读及对现场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项目存在以下矛盾:
院区形态
院区无整体的规划,空间呈现为零乱和无序,且建筑不具备标示性,如何对现状进行梳理,如何将城市地标性体现于建筑之中,是本次设计面临的另一大突出矛盾。
医疗流程
新建建筑与现有医疗工艺流程衔接的矛盾。项目的改扩建过程中,需要保障院区正常运行的矛盾。
交通流线
院区交通表现为杂乱无章、人车混行的状态,且停车条件极为有限,医院流线是存在的难题。
景观塑造
现状院区公园集中布置,景观渗透性较差,难以与院区形成互动,难以与院区其他功能相融合,如何实现绿色生态人文,是又一大难题。
四个·设计策略
01院区形态:
重新规划,形成一轴三景的空间结构
重塑一条衔接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的医疗主街,打造南北向生态轴线,并沿新轴重新规划布局。
02医疗流程:
时序组织,保障建设期间院区正常运转
在保证充足前广场的同时不影响建设3-5年期间医技功医院的正常运转。
03交通流线:
优化院区交通流线,人车分流
对整个院区的交通流线进行重新规划,实现人车流线的分离,三层地下室的建设将彻底解决院区的停车问题,地库出入口临近设置,最大程度上缩短车辆的地面流线,减少车辆逗留的时间。
04景观塑造:
营造医院
营造多处景观节点空间,打造立体生态的绿色康养环境。
部分屋面种植绿化,使建筑更加生态化,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空间,屋面棚架的设置使得患者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可享受室外空间。
同时,增加了大面积绿地,使得从地面到屋面,处处洋溢着绿色所带来的生命气息,医院成为绿色之城。
两个·模式探究
“Z”字型设计
进深过大,通风及采光条件不佳
“H”字型设计
竖向交通组织破坏裙房功能整体性
造成流线交叉
“U”字型设计
1.布局高效建筑高度集约化,交通流线清晰,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的使用效率。2.自然采光病房部分均采用南北向布置,使得病房均获得充分的自然光照。3.自然通风病房部分采用半围合空间结构,保证自然通风,使得病房有良好的舒适度。
4.视野良好
通过对边界的打开,使得视野也可以从中释放出来。5.隔绝噪声的干扰半围合型的布局形式使得建筑呈现出内聚性,隔绝外部噪音的干扰。
设计·生成
1.将医院的所有部门整合到一个建筑物中,同时使每个部门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医院功能科室的布局中,我们立足于“一街一廊,一主一次”的空间组织构架,对新老建筑的科室布局进行规划设置。
2.创建一个共享的中央空间,医院的治愈环境与场地的景观和地貌相结合。
3.裙房和遮阳避雨的连廊从建筑本体向外舒展,与原门诊大楼相互连接。
这样的形式为建立一个面向患者、全面高效的综合医疗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项目作为医院改扩建工程,代表着医院城市形象,我们力求建立一个相融于城市环境、内外区分、动静有别、医院。
(注:本次中标为概念方案,方案实施以施工竣工为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设计指导
杨瑛
设计顾问
王萍、孙畅、聂明奎
设计负责人
黄劲
设计团队
张宇、焦杨辉、罗艳波、宾浩、聂源、朱莎、邹林峰、舒山偌、李奇
供稿
舒山偌
部门
HD建筑二院
HD猜你喜欢:
HD▎湖南设计届校园招聘宣讲会行程公布
HD▎湖南文化广场:长沙心,新地标
HD▎一个沉淀工业记忆的商业主题公园将闪耀长沙
HD▎韶山冲里话当年,旭日东升耀千载
HD▎设计院机电专业的转型与创新
HD▎钟南山医院奠基仪式
HD▎中标长沙中交国际中心项目
HD▎杨瑛:模糊集约——空间情境重构
HD▎图解极简主义
HD▎建筑设计师情侣的十二时辰
HD▎中国古建筑设计师的十二时辰
HD▎中国BIM设计师的十二时辰
HD▎教你用手机大数据分析湖南省空间规划
早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wh/1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