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邵阳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的古城,有着宝庆府的美誉。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熔炉里,前行的步伐却没有那么的矫健,这是为何?邵阳,曾是湖南的工业重镇,那些辉煌你又知道多少?!
专门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一个市州的工业,在湖南历史上属头一回,今年10月,省发改委、财政厅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颁布“黄金十条”,帮助邵阳建设湘商产业园,其中光财政支持就高达3个亿。
11月28日,在全市邵阳湘商产业园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文密说,这是邵阳经济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甚至堪比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建设,说的是年开始国家出于备战考虑,将大批企业从沿海地区搬迁到中西部13个省区,邵阳就属于三线建设地区。距今整50年,那是有些久远的历史。那段搬迁的故事是怎么样的,给之后50年的邵阳带来了什么,工业最辉煌的年头这座城市是怎样的光景,手握这样的历史机遇,为啥年代邵阳的国有企业们又会陷入濒死的困境,痛定思痛,邵阳工业落后的根子又在哪里,未来,邵阳人还能不能再次雄起,重现老工业基地的辉煌?
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主管全市工业的政府部门,肖林,市经信委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赵中华,市经信委副调研员,两位“老工业”见证过邵阳国有企业的红火,亲历过邵阳一批企业破产倒闭外迁的苦楚,对邵阳工业的振兴有着独到的看法。12月1日午后,初冬暖阳下,在腾起的烟雾中,他们和邵阳新闻网记者忆历史,望未来。
打开《邵阳工业志》,有关建国初邵阳工业的描述寥寥,偏居湘中南,战火中的国民党政权在邵阳几乎没有工业布局。不过,这并不意味邵阳的工业为零,在当年,市区的背街小巷,狭窄里弄里,我们能找到一些私人办的工厂,你可以说他们是工厂,也可以说他们是作坊,因为这些工厂的职工加在一块不过人。这些作坊式工厂里,邵阳造出了玻璃、绸布、文具、电灯、锅碗,没有大机器,没有汽车轮船,我们的工业产品大多用来满足大家的吃穿基本需求。年开始,经过公私合营,这些作坊成为了邵阳最早的国营工厂。
年全国大炼钢铁时邵阳筑炉炼铁的情景(资料图)
年,那是个沸腾的年代,全国各地粮食产量放卫星,大炼钢铁试图超英赶美。此时,邵阳地委做出决策,以钢铁为中心,迅速发展工业。不讲经济规律,不考虑地下是否有铁矿石,不管手头是否有技术,一个又一个土法炼钢炼铁的炉子就这么被立了起来。土炼铁炉总数达座,这是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邵阳的土地上平均每1平方公里就就一个炼铁炉子。宝贵的煤炭被挖了出来,大树被砍到,没有铁矿石,村民拿出自家的铁锅铁农具,铁是炼出了,可大多属劣质品,无法创造市场财富。3年后的年,地委决定所有铁厂要么下马要么转产,邵阳人大干工业的第一次拼搏就这么宣告失败,事后总结,官方认为,“邵阳煤铁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这次工业浪潮留下的也不全是惨痛,此间邵阳市糖厂成立,成为湖南第一家中型机械化糖厂,市区6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几十年间都以这家工厂命名。
一五、二五两个五年计划,湖南工业的最大赢家属株洲,进入年代,三线建设的东风吹到了邵阳。年,国务院发布老工业城市名单,这些老工业城市分布在27个省区市,座城市中有25个省会以上大城市,95个地级市,95个地级市中就有邵阳的一席之地,要知道全国地级行政单位有多个。湖南共有6座城市进入老工业城市榜单,除邵阳外还有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娄底。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拍摄者在东塔公园拍摄人民广场的全景照片。(资料图)
作为三线建设中重点城市,从年开始,拥有年历史的古城热闹起来,从一座历史人文城市一点点变作湖南工业重镇。据《邵阳工业志》记载,从上海等沿海城市搬迁而来的大型、中型工厂就有约20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从30后到80后两三代邵阳人的集体记忆。让我们看看这份搬迁名单上的一些名字吧:邵阳纺织机械厂、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湖南印刷机器厂、湖南省新华印刷二厂、中南制药厂、邵阳纺织厂、邵阳冷库、长沙机床厂邵阳分厂、邵阳农药厂、中南制药厂、湖南半导体器件厂、邵阳纸板厂。趁着新贵工业基地的东风,邵阳原有的一批小企业迎来新生,在这轮迁入潮中陆续扩建,共同撑起工业新城邵阳,它们包括:邵阳矿灯厂、邵阳机械厂、邵阳造纸厂、市化工厂、市水泥厂、市制药厂、市电池厂、市织染厂。年是邵阳工业史上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在城东的五里牌,一座巨大的工厂被建起,湖南省汽车制造厂,这家企业成为这座城市工厂群中的标杆,鼎盛时职工人数达左右。经过这样一番辗转腾挪,邵阳的工业不仅有了全国范围不容小觑的实力,也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纺织机、印刷机、汽车、液压机,机械制造成为了城市名片。那是没有农民工的年代,当年生活在邵阳城里的人,大多数要么是这些国营企业的员工,要么就是职工的家属,市区总人口不过20万上下,年代就拥有了10万产业工人大军,双清区(当时称东区)是邵阳的工业中心,工厂最扎堆的工业街一带,聚集了4万工人。
年代初抵达巅峰,在肖林眼中,从年到年,算是邵阳工业的黄金二十年。在那个年代,邵阳人走出去有自豪,也有吹牛的资本:
湖南印刷机器厂跻身全国印刷机械行业四大家族,是全国胶印机行业的三强。邵阳液压件厂的经济效益常年位居全国同行前茅。比肩一汽的解放、二汽的东风,湖南省汽车制造厂产的载重4吨“湘江牌”货车也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一年造汽车辆,无可争议的全省老大。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上天,这颗卫星上叫三极管的零件来自湖南半导体器件厂。邵阳毛纺厂拥有湖南唯一一家洗毛基地。邵阳化纤厂是整个中南地区唯一能生产粘胶长短丝的企业。年,当时的邵阳地委给红火的工厂添了一把柴,地委出台政策,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还权于企业”。大件能造印刷机、纺织机、汽车,日用品能造电风扇、洗衣机,除了石油天然气、食盐,当时的邵阳城几乎啥都能造,不光造得出,质量还响当当。年的数据,邵阳有种工业产品获得省优、部优、国优金字招牌。那个年代的邵阳,有着极高的就业率,肖林回忆,转业军人、大学毕业生甚至国家干部都想来邵阳,进家企业端铁饭碗,“他们都是当年最吃香的人群,你想想当时企业的工资有多诱人?”湖南14个地州,如今的邵阳的经济指标往往倒数,在辉煌的年代,邵阳一座城市的工业增加值曾占到全省的1/6。
年代的邵阳,尽情享受着、年代三线建设带来的红利,而日后经济滑落的种子,在这个最红火的年代已经埋下。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备战备荒早已不提,面朝大海的东部是国家心目中的重点发展区域,深处内陆的邵阳被忽视。有这么一份令人叹息的数字,年到年的5年里,邵阳只新上马了5个中型工业项目,年到年的5年间,国家给予邵阳的投资计划只占全湖南省的区区1%。最大的危机不是投资不足,而是那些闪耀着光辉的大企业的后劲不足。
改革开放后,各地企业争相研发,新产品不断涌现,谁守着老产品不革新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年代产品创新市场竞争最为关键的10年,国家给邵阳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只有7.22亿元,这个数字只占全省的4%。
吃大锅饭的僵化体制,多年不变的老旧产品,年下半年起,邵阳的工厂一个接一个遇上了市场困境。年,邵阳的企业累计亏损2.13亿元,工业产值排全省第八,邵阳从没这么惨过。可怕的是,这还只是邵阳工业滑落的开端。
年起,邵阳工业连续8年亏损,年代成为了邵阳工业的黑色记忆。肖林曾一次又一次重复讲述着突然到来的衰败:
液压件厂好景不再,赫赫有名的湖南印刷机器厂退出了全国三强,湖南汽制停产关门,云集众多企业,红红火火的工业街成了失业街,产业工人半数下岗失业,满目疮痍的工厂成了邵阳人心头的痛。
邵阳的国有企业为啥扎堆死去,它们的确病得很重:产品落后、技术落后、机制不活、资金缺乏、竞争力不强、内耗太重。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对于中小国有企业,改变产权制度是再创辉煌的关键,可是邵阳国企的改革改制因阻力太大举步维艰,陈旧观念、僵死的机制之将企业牢牢拖住,直到它们一个接一个死去或者变成植物人。
肖林说,年代中后期,邵阳历届领导为搞活国企“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尽了千方百计”。破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剥离分立各种改革的办法都试过了,“但效果总难如人意”,原因何在?
市委市政府赴江浙取经,达成共识“国企改革不动产权,就等于换汤不换药”。决策者决心打一场动产权动职工身份的国企改制攻坚战。到4年,邵阳国企有户完成改制,一批改制企业成为邵阳工业的新星:三一湖汽、邵阳纺机成为机械行业领军者,湘窖酒业、李文食品撑起了食品业,南山风电、宝庆电厂是邵阳能源行业龙头。
5年开始,邵阳工业触底反弹,连续多年每年增长20%以上。剧痛过后,赵中华在思考,邵阳多缺龙头企业呀,一个龙头企业对一座城市多么重要啊,比如说湖南汽制能保住,一家整车制造厂就能带来几十几百家汽车配件厂,这样的产业群就能撑起一个大型工业园。老的大国企不在了,邵阳工业需要新的领跑者,建湘商产业园,在产业园里大量建企业可拎包入住的标准化厂房,就是希望有实力的湖南老乡、邵阳老乡能在家乡创业,撑起邵阳工业的一片天,找回这座城市失落的辉煌过往。
中国的乡村正在快速变为城市,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改善,在全市邵阳湘商产业园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郭光文提到一个尴尬现实,邵阳的城市化率在湖南排倒数第一。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邵阳人住进城市,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长大速度不如别人,郭光文认为,工业落后,就业岗位缺乏,农村人、外来人才怎么在邵阳安居乐业?
回味邵阳城近50年来的变迁,市经信委副调研员赵中华感受着一群有实力的工厂给城市带来的剧变。他数次问记者,你知道吗,在没有二纺机、湘印机之前,如今繁华的西湖路和宝庆路交叉口,还是一片荒凉的小山。经过二纺机几十年的经营,如今的宝庆西路旁的楼盘卖价每平米上了四千。龙须糖、东大路就更不用说了,那里一直不是邵阳老城区所在地,因为一批三线建设搬迁企业的入驻,荒凉的山野迅速变成了城区。
你知道如今的邵阳城有哪些区域因工厂而兴?你知道工厂让邵阳城长大了多少?肖林为我们画出了一张邵阳工厂造城地图。
年代开始,在当时的邵阳老城区周边郊区出现了5个工业区,每个工业区有自己主打产业,也拥有自己的标杆企业。
1、城东工业区,位于东大路、建设路一带,主打机械家电产业,标杆企业有省汽制、液压件厂、煤机厂、化机厂、洗衣机厂。
2、小江湖工业区,位于五一路、下河线一带,主打轻纺食品产业,标杆企业有造纸厂、制革厂、金笔厂、糖厂、自来水厂、肉联厂。
3、龙须糖工业区,位于邵新路、塔北路一带,主打化工产业,标杆企业有资江农药厂、宝庆化工厂、林化厂、化肥厂、中南制药厂。
4、城西南工业区,位于宝庆西路、西外街一带,主打机械电子产业,标杆企业有二纺机、湘印机、汽车零件厂、计算机厂。
5、江北工业区,位于资江北岸一带,主打纺织食品产业,标杆企业有纺织厂、内衣厂、毛纺织厂、啤酒厂、面粉厂。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dishizx.com/ldsjt/10660.html